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沿黄涉农高校学子观“大河之治”山东分队赴滨州市实地探访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貌,了解黄河沿岸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新篇章。
探大河之“变”,流域治理凝聚新成绩。大河之治,始于安澜。实践团与滨州市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主任徐金涛座谈交流,了解黄河自建国以来的变迁和治理历程。徐金涛详细介绍了黄河治理过程中的艰辛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从黄河的防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到生态保护的实施,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从历史上黄河泛滥成灾的惨痛教训,到如今通过科学管理实现的稳定和安全,实践团成员深刻地感受到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和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观大河之“景”,流域风光迎来新面貌。实践团沿着黄河大道来到黄河楼,拾级而上,奔涌澎湃的黄河在眼前徐徐铺开。“艺术黄河”“历史黄河”“智者智城”“溯源黄河”等展区向实践团诉说着先民们依黄河而居、与水患斗争的历史,惠民泥塑、东寅布老虎、刻瓷、盐雕、鲁绣是滨城百姓创造的辉煌而灿烂的文化。“时代黄河”“生态黄河”“幸福黄河”展区则描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人民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思想的指导下扎实苦干、久久为功,凝聚起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力量。
习大河之“智”,流域发展迈入新阶段。实践团赴滨州市梁才街道张王庄村,实地考察滨州市沿黄农村乡村振兴成果。张王庄村积极发挥沿黄优势,依托黄河滩涂资源,探索农旅融合,大力开发以认领采摘、户外实践为主的农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强村带弱村”,建设“黄河党群联盟”,将企业、人才、资源引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打造“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和幸福路。
悟大河之“史”,文化传承开拓新视野。实践团赴孙子兵法城参观学习,孙子兵法城仿佛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军事智慧宝库,每一块碑刻、每一幅壁画都在诉说着《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实践团通过与古人零距离地“对话”,追随代代流淌在古老齐鲁大地上的先贤光芒,领略古代军事思想的璀璨光辉,感受中华民族在智慧与勇气上的卓越传承。
忆大河之“魂”,大河青年扬帆新征程。实践团走访参观了渤海革命机关旧址,跟随着解说员动情的声音,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就在这里为了人民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而不懈斗争。杨国夫、廖容标、黄骅……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镌刻在光辉的岁月上,“大支前运动”承载着渤海区人民为了新中国伟大事业而做出的奉献与牺牲。英雄事迹代代颂扬,红色故事接辈流传,铸就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渤海革命老区精神,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更催促着一代又一代怀揣理想信念的青年奋勇向前。
大河汤汤,日月轮转。今天,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篇章。经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学习流域沿岸人民艰苦奋斗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筑牢理想信念,锻炼实践能力,把实践深刻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李瑞 刘崭硕 王天仪/文 刘祉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