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沃野千亩 产业夯实

2023-12-07 14:13:56   来源:今日热点网

红旗村驻村工作队:真心换真情 实干助振兴

初冬艳阳午后,记者来到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行驶在牛屯河堤坝边,放眼望去,一辆辆挖机遍布田野,一辆辆清运卡车穿梭而过,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已基本成型,千亩沃土,景象喜人。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迟有林告诉记者,红旗村东濒长江,南临牛屯河,全村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6511亩,有29个自然村1227户5021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马鞍山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马鞍山市村民“大管家”金牌管家、郑蒲港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着力“农田四变” 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去年以来,红旗村按照新区、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工作,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基础上,集中流转土地约3000亩,项目涉及孙家圩、牛屯河2个片区18个自然村390多户。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将“农田四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房集聚相结合,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于6月21日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十年经营权成交总价1964.16万元,实现集体收入增收20%以上。

工作开展伊始,成立红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工作专班,挨家挨户入户宣传、签订合同、核实面积。确定专人负责土地流转业务工作,管理合同等台账资料,形成了责任明确,覆盖全域的土地流转工作网格。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召开党员大会,让基层党员成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员。激发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广泛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意见,达成土地流转共识。

项目涉及的农户约80%在外务工,为了让在外的村民了解此项政策,尽快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组织人员专程到江苏等周边城市经商人员处,宣传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和政策,取得在外务工人员的一致支持。同时对于在较远城市的务工人员,通过电话录音、微信视频等形式开展网络签约,极大地推进了土地流转协议的签订进程。

结合红旗村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党总支和村委会会议研究讨论,形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即数字化智慧现代农业方案,全力打造数字化智慧农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红旗村2014年申请并被确定为贫困村,2016年实现贫困村出列,所有贫困户脱贫,经历年动态调整及人口自然变更,现有脱贫户(监测户)74户143人。驻村工作队坚持开展常态化走访,了解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生产生活情况,每月组织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例会,压实帮扶责任人工作责任,因人施策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积极协调落实结对帮扶,驻村工作队联系市武警中队、慈善总会、庐江商会、大地保险、新区建筑企业等到村开展捐赠活动,各帮扶单位也在传统节日为脱贫户送上米油等慰问品,累计到位捐助资金约6万元。

吴体斌户是该村第一个动态监测户,吴体斌儿子身患重疾,给儿子治病花费巨大,还欠下巨额外债,家庭举步维艰。工作队得知这个情况,开展“一户一方案、一人一举措”精准帮扶,帮助吴体斌申请村公益岗位,帮助进行土地流转,持续享受5万元小额信贷政策,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进行资助,享受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并持续享受低保政策。驻村工作队还发挥民政和气象部门优势,帮助吴体斌申请了兜底救助金。说起驻村工作队的持续帮助和关怀, 吴体斌连声感谢,泣不成声。

着力产业发展 富民强村 稳步提升村集体收入

2018年,红旗村在新区率先尝试发展瓜蒌产业,建成瓜蒌炒货车间,开通淘宝网店,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发展了“党支部+公司+农户”的产业新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驻村工作队对瓜蒌种植全产业链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谋划村级经济发展三年规划,跟村两委班子共同商定了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进行产品更新迭代等做大做强瓜蒌产业的有效措施,同时增加常规农作物种植面积,改变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依靠瓜蒌种植的模式。近两年争取到村产业发展资金92.3万元,新建瓜蒌田130亩,在种总面积达到280亩,水稻、油菜、毛豆种植面积也增加到350亩。驻村工作队还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红旗村拥有村级6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2023年收入2.1万元,现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户户联建18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2023年收入17万元,共计54脱贫户(监测对象)分享收益,户均年增收约3000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5.65万元,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三连增。

“村级产业强了,我们更要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驻村工作队在全村实施“送岗到户”工程,鼓励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借助产业发展开发公益性岗位21个,带动50多人在瓜蒌种植基地就业,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又增加了务工收入,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发展和村民致富的双丰收。(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安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