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传承非遗情,感受科技美——“蚕丝之织,电子之道”实践队赴湖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08-18 11:00:29   来源:中华网

为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西北工业大学定向实践队“蚕丝之织,电子之道”社会实践队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觅非遗文化,抚时代脉搏

为探寻蚕丝绸文化渊源,实践队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出发,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参观学习。在南浔古镇,实践队跟随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顾明琪先生,亲身体验辑里湖丝缫丝工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顾明琪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表示,辑里湖丝在过去曾带动了南浔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在劳动力紧缺的当下面临发展困境。近年来,在政府配套经济政策扶持下,这项优质的传统工艺成功与互联网、医疗、军工等高科技产业结合,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辑里湖丝博物馆,实践队跟随王一士先生的讲解了解辑里湖丝历史沿革,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外,王一士先生在接受实践队采访中介绍,当下在传统服装业之外,蚕丝还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化妆品等领域。同时,基于蚕丝蛋白对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科学家还以蚕丝蛋白作为存储介质开发出高容量蚕丝蛋白存储技术。

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沟通交流,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是一个复杂而珍贵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和传承。

拓校际交流,思青年力量

为进一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好非遗文化,实践队前往湖州师范学院学习交流。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参观湖州师范学院的蚕丝绸文化基地。了解湖州师范学院在蚕丝绸文化传承建设过程中的改良创新。

实践队员采访到余连祥教授,了解他编著《中国丝绸文化》一书的心路历程,交流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相关经验。余连祥教授提到,学校通过制作线上课程《蚕丝绸文化文创产品》、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织造、建立校园版桑葚鱼塘等措施,将劳动与蚕丝绸文化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校组织研究蚕丝绸文化学术论坛,积极探讨蚕丝绸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可能性。

在与湖州师范学院的学习交流中,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事业,相信在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非遗传承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为中华文化增添更多的光彩。

探八八战略,看改革新篇

漫步余村,三面青山环绕,绿水微波荡漾。很难想象,二十年前,这里曾因开采矿石黑烟缭绕,污水漫天,因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二十年来,余村人用实际行动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如今这片山村已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的示范村。

实践队还采访到安吉余村前任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具体了解安吉余村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交流安吉余村转型第三产业的成功经验。

实践队员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深刻认识到“八八战略”二十年来浙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的巨大发展,这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这次实践过程中还与蚕丝绸文化亲密接触,今后要努力让非遗技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旋律中奏响西工大青年的奋斗篇章。

(刘佳乐 付智睿 成美妍 时嘉乐 郭月好 刘靖凡 崔琪 王淘 陆锦鳞 马婧 李爱 严鑫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