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各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特色亮点和做法,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强根铸魂”实践队前往东阳市东阳江镇开展以“凝聚基层智慧,焕发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4日,实践队抵达天山村并和当地党支部开展交流讨论会。天山村党总支书记厉忠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办主任余琦琦,辅导员余露、吴雨斐,以及实践队全体参加。
会议上,厉书记从天山村实际出发,以“凝聚绿水青山,传承美丽乡村”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天山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党支部在村庄发展方面的工作。天山村位于省一级大型水库横锦水库上游,村党支部致力保护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山区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孵化产业发展年轻业态等工作,如今的天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青山绿水——探寻自然美景的奥秘
实践队沿十八弯茶马古道步行,这里风景秀美,森林植被覆盖丰富。放眼望去,古松群傲然矗立,郁郁葱葱,如黛青山,水天一色,美得不可方物……正是当地村党支部的全面规划、科学指引,天山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蜕变至金华地区最让人向往的“微城市度假休闲目的地”,并获评浙江省“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
人文底蕴——探寻文化积淀的奥秘
近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这座“云上的村庄”在文化传承方面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天山村坚持以农耕文化、茶马古道、传统民居群等深厚底蕴为依托,致力打造天山美丽家园,全面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在此背景下,天山村党支部特建造“天山传统农耕文化陈列馆”,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当地传统农耕文化。为深入调研,实践队一行前往农耕馆参观学习。
据介绍,展馆内陈列着300多件传统农耕用具,基本上为村民捐赠。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形制的油灯,牛轭、耖、耙等耕地农具……农耕馆陈列品以农家日常生产、生活用具为主,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全面展示当地农耕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村支部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也发挥力量,实践队参观了天山四园中的东园和沁园。东园始建于明代,为最典型的东阳十三间头古建筑。沁园为廿四间四合院,分三进。近年来,随着“微改造、精提升”的深入实施,天山村以此为抓手,实现主体提升、艺术浸润、三生融合、古今相映,达到加快乡村振兴、保护传统村落、增亮全域旅游底色的目标。
年轻业态——探寻产业发展的奥秘
天山村党支部依托自然风景和人文优势,着力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区,如今的天山,已不止一幅幅自然秀美的画卷,更有了一个个争相上马的现代元素……在保有天山原有格调基础上,潮流项目不断落地,自然美景下的现代浪漫主义色彩扑面而来。实践队走进天山农文旅项目——山顶营地乐园,寻找天山村古朴典雅的个性与现代元素撞击而成的火花。在这里,随处可见青年人喜欢的业态、体验与度假方式,随处都有手工艺人、合作商、创业大学生等人赖以生存的岗位,人气火爆、精彩纷呈,如今天山村成了真正的“福地”,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通过此次天山行,实践队对天山村支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有了深刻了解。天山村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凝聚绿水青山、传承历史文化、孵化年轻业态等多项措施,成功打造了“党建+自然+文化+产业”模式,助力天山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发展。实践队也将凝聚天山基层智慧,提炼亮点特色,结合所学所思贡献青年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强根铸魂。
(余露 吴雨斐 陆雯菁 林佳瑶 张佩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