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架起求知桥,“茉莉”绽香育新芽——扬州大学“茉莉花香公益云课堂”活动纪实
在平衡教育资源的漫漫长路上,扬州大学“茉莉花香公益云课堂”恰似一阵温暖且芬芳的春风,轻柔地拂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求知天地。大学生们满怀热忱,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虚拟网络搭建起教育帮扶的坚实桥梁,成功破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开拓出全新的路径。
云课堂的课业辅导,犹如一场精心筹备的知识盛宴。大学生志愿者们依照中小学生的课程大纲与学习进度,化身贴心的“私人定制”教育管家。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中,志愿者们深知这一抽象概念对学生的挑战,便巧妙地从生活场景切入。比如,用生活里水电费计算、打车计费等常见事例引入,把晦涩难懂的函数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接着,借助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将函数的变化趋势直观呈现,还穿插互动问答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深入理解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在英语教学时,他们精心挑选有趣的英文动画片段,组织学生进行配音模仿,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大胆开口,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复杂的语法知识,志愿者们则另辟蹊径,通过编写充满趣味的小故事,或是绘制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
图 1 图为线上小学数学辅导课堂实录截图
参与其中的扬州大学志愿者们,在这场公益之旅中收获了满满的成长。大一学生陆星宇谈及这段经历,难掩兴奋之情:“刚开始备课时,我满心焦虑,总害怕自己讲得过于复杂,学生理解不了。但当我真正面对屏幕那头的学生,看到他们全神贯注的模样,遇到难题时紧皱眉头认真思考,解答后又绽放出灿烂笑容,我瞬间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大二学生狄婧表示:“有了去年寒假参与活动的经验,今年我更加得心应手,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独特魅力,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沟通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图 2 图为扬州大学志愿者采用手写板英语答题方式辅导中学生课堂实录
被帮扶的孩子们,也在云课堂里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来自江苏邳州的五年级学生张悦满脸笑意地分享:“以前我写作文的时候,内容总是干巴巴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描写景物。云课堂上的老师特别有耐心,给我分享了好多优美的好词好句,还教我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景物。从那以后,我写作文轻松多了,上次作文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呢!”
团队负责人孙晨颖介绍:“从与唯爱公益合作之初我们就立下目标,要打造一个高效且多元的云课堂。目前,我们不仅提供基础学科的辅导,还精心开设了艺术、科普等特色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未来,我们计划引入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识,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学方法研讨、课程设计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茉莉花香公益云课堂”项目自开展以来,已成功对接多所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累计授课时长超过6000小时,受益学生多达400人。志愿者团队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数百人,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的学生。在未来,“茉莉花香公益云课堂”将不断拓展帮扶范围,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更多学校、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实现教育公平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字 杨济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