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乡”得“医”彰志愿服务队在寒假期间前往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和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走访和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在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当地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探索“村企联建”“强村带弱村”等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形成纵横联动、互促共进的党建新格局。同时,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下沉、实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干部保障。在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当地也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山亭区冯卯镇党建情况
党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冯卯镇,当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例如,冯卯镇独古城村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山映桃红、水韵冯卯”的独特镇域风貌,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在黄河涯镇,当地依托“两河牵手”工程,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聚焦特色产业、人居环境和文化需求,以“大运河”为特色文旅IP,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山亭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宣传标语
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冯卯镇和黄河涯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发挥农合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此外,通过“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党支部”等形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到村、服务触角延伸到户,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提高服务效率,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在枣庄市山亭区,当地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时代先进文化和深挖乡土特色文化,坚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守正创新,重点建设了一批富有鲁南特色的文化村庄。例如,冯卯镇独孤城村以山水文化为主题,打造农文旅融合文化村庄,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有效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在黄河涯镇,当地也通过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乡村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图为山亭区冯卯镇的“三务公开栏”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在冯卯镇和黄河涯镇,当地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例如,黄河涯镇积极推进全域人居环境建设及中心村沿线风貌提升工作,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乡村美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加快镇域更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
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山东中医药大学“乡”得“医”彰志愿服务队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党建引领不仅为乡村振兴筑牢了组织根基,还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了乡村文化繁荣和助力了乡村生态宜居。未来,随着党建引领的不断深化,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乡村也将变得更加美丽、富裕和和谐。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