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同志代表党中央的致辞。期间,陈文清等中央领导向荣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沈腾荣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作为代表上台领奖。据悉,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为100人,其中,北京市2人,律师界2人,民进会员1 人。
沈腾律师获评此殊荣,源于他践行律师责任 厚植为民情怀。从业二十余年,沈腾办理过的案件不胜枚举,同时作为政协委员的他还积极参政议政,并参与和组织了多项社会性法律工作,在探寻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他以律师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和视角关注着社情民意,为民生福祉建诤言,全身心投入到公共法律服务和国家法治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初心与担当。
与法相随 坚守律师职责
多年来,沈腾在执业过程中,勤勉尽责、尽心尽力办好每一起案件,坚守着律师职责。每每在法庭上,他引法据典寸步不让,维护法律正义。沈腾主办和参与过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疑难热点案件有很多,如台湾人士电信诈骗案、北大学生杀人案、佘祥林杀妻案等。他认为,维护法律尊严,爱护每个生命,法律寻求的是和谐,是本着这种深具人文情怀的社会责任感、以公平公正为使命的法律精神,他运用专业积累,探索着刑事辩护模式,如,沈腾援助承办的“枪下留人”十岁女童救父案,是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院后,首例由最高院死刑复核程序撤销死刑的案件,同时该案件还推动了河南省高院第一个死刑案件“陪审团制度”的建立,也推动了最高院和一些法学家针对死刑复核阶段律师介入制度的调研立法过程,被评为北京市唯一“刑事辩护形象案例”。鉴于多年来的经验,沈腾敏锐认识到,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区在完成区域定位,保障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提出了《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知识产权专属法庭》的建议得到采纳。在坚守职业理想的同时,沈腾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建言献策 良法善治有效
沈腾从法律专业的角度一直关注着社情民意,并积极为民发声、替民解难。多年来,沈腾通过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台办向中央报送出了3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13篇报送受到中央政治局领导的批示。
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他的委员提案也保持与时俱进。2023年,沈腾关注到“直播带货”乱象频出,“电商直播”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行业没门槛,行政监管滞后,法律规则有空白,各直播交易主体权责不清,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诉讼案件上升。他提出了“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方面的议题,被确定为北京市政协“每月一题”的重点议题,并担任召集人组长,最终,沈腾为“直播带货”开出了发展处方,助力了社会新经济健康发展。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可谓是 “顽疾”,沈腾决定硬碰硬,解“无解之解”,2024年,他就把履职工作聚焦在这个方面。沈腾查阅了大量国外的经典案例,再结合本土实际,提交的《关于借鉴美国小学Remote Drop-off Location模式在校园周边停车场设置接送驿站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在被确定为北京市“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方案,他组建小组,深入调研,试乘通学公交,召开情况通报会,听取市教委、市交通委,以及学生家长代表意见建议,同时又在法律法规上面精心设计,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随着市机制的引入和以法治理等,效能不断提升,学校周边环境更加优化。
惠法于民 扶弱势发强声
一直以来,沈腾都关注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他连续16年义务为“北京太阳村”做了大量法律服务工作。发动200多名律师,成立了北京慈善义工法律专业委员会,并利用国庆长假等休息日,在北京南站、社区、养老院等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在促进台湾和平统一与对外交流工作上,沈腾从2013年开始资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ICRC)“国际人道法”项目,全国50多家法科院校参加,从此,国际环境与生态、国际人权中开始有了中国理论界声音。经日内瓦批准,沈腾成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的法律顾问,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组织的律师。
建国70周年之际,沈腾参加了“民主法治方队”游行,以亲历者的身份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发展和作为法律建设者的荣耀,这更加激励自己做好未来工作。对于此次获评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他感慨万分,“这份荣誉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律的力量,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