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在民俗踩街活动的烟火气里,福州长乐的年味越来越浓。
作为福州长乐一项延续数百年的传统民俗,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踩街活动陆续在福州长乐乡村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姜亮摄
这项传统民俗为何能延续至今生生不息
因为它充满着浓浓烟火味,流淌着优秀中华文化的基因,扮靓了新春,让年味更浓人气更旺:在村民眼中,它是一缕乡情、也是一种幸福,增进邻里友谊、融洽邻里关系;在游子眼中,它是一抹乡愁、也是一条纽带,拉近他乡与故乡的距离,增进爱国爱乡情感;在年轻人眼中,它是一种传统、也是一场创新,是值得传承、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符号……
随着时光推移,时代进步,福州长乐民俗踩街活动顺应了人们对“一生长乐”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两岸融合发展、凝聚侨力等方面持续焕发着生命力,推动同心逐梦。
民俗踩街活动。姜亮摄
村民的“和谐梦”——凝聚乡情增进和睦
上月14日,天刚蒙蒙亮,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龙门村村民高明便醒了,他随即唤起睡梦中的女儿佳宜(化名)。父女起个大早,正是要参加村里的民俗踩街活动。这是6岁的佳宜第一次参加踩街,她一脸兴奋。
活动开始,锣鼓声、人群嘈杂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父女俩匆匆吃过早餐,来到街上,跟随着踩街队伍一路“狂欢”。这是一年中村里少有的热闹时刻。“每年这个时候,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欢庆。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吃乡宴,气氛十分融洽。此时此刻,村民放下隔阂,说说笑笑,其乐融融。”高明说。
陈佳雯摄
“民俗踩街活动信奉的多数人物形象,由历史人物演化而来。他们或造福于民、或扶危济困、或肝胆忠义,是村民心中正义的化身、崇敬的对象,这些人物的故事代代相传,被人们铭记,这是民俗踩街的生命力之所在。”福州长乐民俗专家林玉琰道出了其中的“精髓”。
踩街活动是福州长乐一项颇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至今已延续400多年,每年大多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底在不同乡村上演其中潭头镇厚福的踩街活动还被列入福州市长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民俗项目。
资料图
“每个地方踩街活动信奉的人物‘主角’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均充满着正能量。”林玉琰说,厚福踩街活动中出现的“忠义林”高照灯与“忠义林”旗号源自于唐朝忠臣、八闽第一思想家林慎思,而“镇海王”的原型则为南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在猴屿乡,踩街活动信奉的人物是张睦将军。张睦是唐朝福建侯官张氏开基祖,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推动国际贸易,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福州长乐各地信奉的人物还有救死扶伤的董奉、护佑百姓的陈靖姑等历史名人,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贡献。
陈铭清摄
“群众因为共同的信俗聚在一起,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活动的男女老少,消除隔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林玉琰介绍,福州长乐民俗踩街活动充满着浓浓乡情,增进村民之间、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有助于树立文明乡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基层乡村治理。
侨胞的“思乡梦”——情感寄托难忘乡愁
在大洋彼岸,民俗踩街活动也在海外侨胞中盛行。“踩街活动对我们海外游子来说,是挥之不去的乡愁。”美籍侨胞张见端感慨道。福州长乐是著名侨乡,侨胞将家乡的民俗文化带出福州长乐,在移居之地扎根生长,化作爱国爱乡的情感纽带。
刚从国外回到家乡猴屿张村不久,张见端就忙碌起来,开始筹备今年3月在费城中国城举办的民俗踩街活动,采购所需的服饰和道具。
张见端于1979年移居美国,一直在费城经商,虽身在海外,但他始终心系家乡,每年春节期间,都积极筹办美国费城民俗踩街活动,以纪念先祖张睦将军。
“传统民俗活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见端告诉记者,每年3月是张睦将军的诞辰。猴屿侨胞将信奉张睦将军的民俗活动从家乡“移植”至费城。这些年,活动规模逐渐壮大,得到许多华人社团的帮助和支持,加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这项民俗活动还逐渐走进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当地政府认可,美国费城为此特设“猴屿日”,活动当日全城放假一天。
“这项民俗活动能让在海外出生的年轻人不忘本、不忘根,让更多人懂得爱国爱乡,让华人更加团结。”张见端说,费城中国城的民俗踩街活动,倡导“弘扬中华文化 增进社会和谐”,其目的是凝聚海外侨胞力量,让国际友人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是根,是游子永远的牵挂。长乐的民俗踩街活动,总让不少海外同胞“牵肠挂肚”。去年年初,美国福建厚福联合总会会长、美国福建同乡会副会长林良平携家人及200多名旅美乡亲一同返乡,参与民俗踩街活动。
“这几年,福州长乐的民俗踩街已‘火’到海外,旅美乡亲听闻家乡有举办民俗踩街活动,都很想回来参与。”林良平说,许多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回来的侨胞,还会以捐资方式,助力活动举办。
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海内外交相辉映勾起海外侨胞的浓浓乡愁寄托着侨胞的思乡之情
福州市长乐区侨联主席李威说,长乐海外侨胞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即使漂泊在外,但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却从未淡化,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烈,进一步加深了爱国爱乡情感。
台胞的“寻根梦”——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传统民俗文化在两岸的交流日益频繁,让同根同源的血脉更加紧密相连。
“马祖有85%以上的乡亲祖籍地在长乐,大家的文化同根同源。”台湾福州十邑同乡会创会秘书长林满正说,30多年来,两岸之间关于传统踩街文化的交流一直在延续。
2009年4月,随着“小三通”政策的开通,两岸通航更加便捷,为两岸文化交流建立了桥梁。马祖乡亲决定重走先辈路,前往历史人物陈元帅的家乡长乐鹤上镇寻根。
林满正介绍,陈元帅原名陈大戈,生于明末清初,为人急公好义,备受乡里敬重。当时长乐一县令为官不正,荼毒地方,陈大戈高登一呼,集聚数百人,冲入府衙杀死县令,后不幸被俘,英勇就义。人民感其忠烈,将其精神代代传承至今。
2024年两岸岭南陈氏“十代同堂”宗亲交流活动
“近年来,民间文化交流逐渐热络,有多名台湾乡亲与厚福乡亲联系,想回来参加正月踩街活动,交流踩街民俗文化,希望将踩街的各种舞步、传统舞蹈动作教给祖籍地的年轻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林玉琰介绍,今年3月,马祖乡亲将再次回到鹤上,带着年轻一代再走祖先路。
姜亮摄
福州市长乐区委台办主任董玉俤表示,民俗踩街文化增进了台胞的爱乡情怀,对海峡两岸宗亲交流互动和人员往来起到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两岸宗亲的互动交往,推动两岸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承,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年轻人的“创新梦”——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随着时代变迁,福州长乐踩街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变得越来越“年轻化”
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
他们在传承中创新以文创设计、动漫地图等新潮方式,让传统文化萌发新芽。
去年年初,在传统踩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年轻人对踩街人物风格进一步设计优化,使得人物形象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姜亮摄
踩街人物形象“出圈”的背后,不乏年轻人的深度参与。对此,“00后”林滨有着独到见解。“创新的前提,是对传统民俗文化深入学习和了解,保持敬畏之心。”林滨坦言,丰富踩街人物形象并非易事,脸谱、头冠、服饰都颇有讲究,在完成形象设计后,要找手艺人雕刻脸谱、加工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等,从设计到成品大约花了2年时间。
踩街人物形象原来的风格较为威严庄重,而林滨优化设计的踩街人物风格则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加时尚,更加鲜活,更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甚至得到了老一辈人的认可。“很荣幸能把传统民俗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林滨说。
姜亮摄
无独有偶,在潭头镇边兰村,也有一群“90后”“00后”对民俗踩街活动颇感兴趣,他们为民俗踩街带来创意,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民俗中,延伸开发出系列年味足又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让民俗文化焕发新生,吸引更多人前来观赏。
“刚接触民俗踩街时,我对这项活动并不是很了解,更多的是儿时听父母说到,但这一刻,我喜欢上了它。”“00后”青年姜图灿坦言,随着接触民俗踩街活动越多,他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设计出的文创产品也更加鲜活形象。
“新生代”的涌入让长乐民俗踩街活动充满生机活力,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给乡村添人气、增活力。“前些年还没有多少游客,去年村里一场踩街活动。来了不少游客,其中超过一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姜图灿说,希望有更多人来到长乐体验民俗踩街活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宋亦敏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