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永阳大地,天然山青水碧。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永泰样板,7月2日至4日,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百“泰”隽“永”乡村振兴促进团赴福州市永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促进团成员们积极发挥高校大学生文化下乡的积极作用,走访调研永泰六馆一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规划展示馆、旅游体验馆和演艺中心),山葡萄藤编非遗馆,青梅主题文化创意园,永泰葱饼铺,庄寨建筑群和嵩口古镇,探索小镇乡野间、跨越千年而驻留的古韵乡音,保护、传承、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探索新时代新视域下文化遗产之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助力文化遗产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巩固小康发展成果。
岁月流徙,生生不息
“蛮藤编箧自番禺,锦袋罗囊尽不如。”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藤编上可溯至石器时代,生于抵御沙场金戈之柔韧,下亦走进日常生活,彰于实用质朴巧手之匠心。根根细藤沉淀着匠心,缠绕着历史,在指尖翻飞、藤条穿梭间逐渐显出精美编织成品的形状。
图为各式藤编包
7月2日下午,促进团到福建植福实业有限公司(葡萄曜藤编非遗馆)拜访学习。永泰的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源于丹云乡赤岸村,扩展于民国时期。发展中,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主动在传承的传统道路上不断创新拓荒,不仅创新编织古法、花纹样式,还从编织生产生活之物,发展成编织高档时尚的工艺品、藤包等,远销海内外,成为永泰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也成为永泰的致富产业之一。在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接待下,促进团成员们近距离感受了藤编文化,了解了藤编发展历史。
图为促进团参观藤编过程
“投桃报李”、“望梅止渴”……在永泰,“李梅”是乡人甜蜜生活的酿造者,也是他们小康生活的致富果。永泰县是全国李梅重点主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是该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据《永泰县志》记载,永泰从明朝开始就有李,至今已有近460年栽培历史。
7月3日上午,促进团前往永泰首家青梅文化创意园——梅百华文化创意园调研参观。梅百华青梅文化馆、青梅种植区、水果采摘区、樱花步道……当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创意园向促进团完整地敞开它的怀抱,成员们便立即感到在炎炎暑日掉入酸甜清爽的青梅世界里,在中国青梅地图里徜徉,在青梅工厂车间体验从一颗果肉青梅到一瓶浓缩青梅汁或其他青梅制品的一生。作为连接大陆和台湾的平台,梅百华为促进图提供了在创新企业发展、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等方面的宝贵实践经验。
图为实践队员向讲解员学习梅百华产业文化历史
图为实践队员与梅百华产业负责人现场合影
咬一小口,葱香、肉香、芝麻香唇齿留香的永泰葱饼产生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其物廉味美的特点,令其一代又一代地流转于朴素却温暖的人间烟火里。风靡百年的葱饼,虽不及山珍海味,但古朴平凡的风味却成为每一个永泰人一解乡愁的“特效药”。
青梅文化创意园参观结束后,促进团前往刘岐葱饼铺学习制作葱饼的古法手艺。和面、醒面、剁肉、调味、腌制、切葱,切剂子、撒面粉、擀面皮、包里馅、洒清水、沾芝麻,再贴于270摄氏度的烤炉内壁,十分钟后,一炉酥脆可口的永泰葱饼便可入口、可成袋、可寄运。促成团在刘岐葱饼铺观看葱饼制作的全过程,更有成员在老师傅的指点下略显生疏却百般用心地体验葱饼制作的每一步骤,将葱饼——这项福建非遗文化存档于于指间、铭刻于心田,将永泰的烟火人间传播向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在店员指导下进行铲葱饼的操作
古颜旧忆,新章歌续
永泰庄寨建筑群是闽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群,“庄寨一体”,又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乡土建筑遗产,吸引着促进团前往一睹尊容。
绿水青山、小桥人家之间,庄寨在连绵山脉间伫立、在滚滚时间洪流里创写历史新章。7月4日上午,促进团成员们穿梭在爱荆庄数进数房的宅院房间中,感受清道光年间同安鲍美祚对其发妻李氏的爱意。在这个“中国古代村落女绅文化的活载体”内,促进团成员们参观书斋,阅览“女书”,折油纸伞,临画观字,走入酒室,走近酒文化,倚美人靠,观“学田”,重温历史记忆,捕捉艺术价值。古建筑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并举让促进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国家政府力量和青年新生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活化”庄寨对充分挖掘庄寨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图为促进团成员在爱荆庄同看庄寨历史介绍
“到嵩口,轻嵩一下。”作为福州唯一的国家级历史古镇,嵩口古镇拥有着品种繁多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嵩”即高山,溪水合围为“口”,嵩口依山傍水,因水而兴,因“破镇”复兴而鲜活。
7月4日下午,促进团穿过古镇小街,抵达古渡口,看百年迎来送往,无数商客舟楫漂泊;漫步鹤形路,细感五行八卦;领略古建挂瓦艺术,倾听古镇经典故事。在嵩口,促进团找到了外来新文化和本地文化的中和点,见证竹编等传统手工艺焕发新时代活力的新契机,在保护修复文物、文化遗产中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永泰新式农村,促进乡村“镇”兴。
图为促进团成员在嵩口古镇林记竹艺店向老手工艺人请教竹编方法
通过本次永泰之行,促进团成员们在百年古建风华之中感受永泰魅力,也在“嵩口”模式中对以乡村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未来,促进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提供有益启示。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探寻更多以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巩固小康发展成果的新方法。
图为促进团成员在仁和庄合影
——福建农林大学百“泰”隽“永”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林思颖/文
上官美婷 郭骏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