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完善标准法规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跑”铺实“安畅路”

2024-08-20 14:17:31   来源:今日热点网

从政策、标准、法规的加速落地,到创新技术高效地迭代与演进,跨界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从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到试点示范范围的逐步扩大,消费者接受度和信任度的不断提升,被誉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决胜“下半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了我国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指的是按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定义的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技术创新,标准先行。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协同,搭建有助于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高效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尤为重要。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的发布,也预示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新国标”的撑持下,将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日前,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举办的第九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上,来自汽车、通信、交通等各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及标准法规趋势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研讨、凝聚多方共识,为构筑适合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标准法规体系出谋划策,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从标准引领到技术引领建言,以搭建更完善、适宜的标准法规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跑”铺实“安畅路”。

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打造清晰、完善的标准体系闭环

在全球化浪潮不断涌动的今天,标准已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世界语言,它在促进国际贸易从产业升级、加速科技创新以及规范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第九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现场,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其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应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车辆在这各种复杂交通环境中行驶的安全、数据的隐私、系统的稳定性等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充分释放智能网联汽车的巨大潜力,我们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标准法规建设并重的原则,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的领域迈进。

“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与更新迭代,构建科学合理、开放创新、协调兼容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第二,是要强化标准内容与准入管理实施的需求对接,持续推动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紧急呼叫等重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和评估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行业管理工作提供标准的供给、高质量服务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三,创新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领航工程。逐渐探索和完善前瞻性技术标准的研制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的协调联动机制,以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块的快速的健康发展,要统筹协调推进,深化国际标准法规的交流合作,秉承开放、合作、融入、贡献的原则,以标准走出去,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以标准国际化服务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全球的大体系。”安铁成说。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其安全在发生演变,如何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的要求,明确安全的基线和门槛;如何统一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相关规范标准;如何有效开展第三方测试以及企业开展研发验证,需要标准化组织、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以及汽车生产企业等相关方共同推进。在第九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李艳文博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安全是底线。从政策、标准、管理体系层面加强协同、细化管理、健全体系十分必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系统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各类安全,加强安全框架研究,持续完善测评体系,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协同的良好格局。

首个“汽车+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化”倡议发布

搭建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平台

在第九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现场,作为“独立、公正、第三方”行业机构,中汽中心联合汽车行业60余家单位共同发布了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5+1”标准化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该倡议是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首个倡议书。

据了解,倡议以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数十篇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报告及共识文件,并结合当前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实际挑战,经过广泛调研、集中起草、专题研讨和意见征询等环节,提出了对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倡议。

其中,“5+1”标准化发展即5个着力点(伦理规范、风险防范、公众信任、监督治理及合作竞争)与1条标准化发展路线。倡议明确提出:伦理规范是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道德基础,我们应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风险防范是安全基础,我们应始终将人类的安全放在首位,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公众信任是普及基础,我们应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可解释性,防范欺骗攻击,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维护公众信任;监督治理是管理基础,我们应健全责任体系与问责机制,推动行业治理,建立可信赖的汽车行业人工智能生态;合作竞争是协作基础,我们应推动行业互利互惠、开放包容的合作,积极共享技术资源和信息,构建公平、开放的汽车行业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环境。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及路线图将在上述五个着力点的基础上构建并不断完善,并将发挥基础性、引领性和规范性作用。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首个标准化发展倡议,倡议的提出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倡议汇聚了汽车行业组织机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智慧和力量,致力于提升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关注,搭建相关方交流、合作与创新的平台,共同推动汽车行业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标准引领全球

标准强则产业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凭借技术创新的引领之势,中国牵头制定了多项国际相关法规,在标准法规的互通互认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在全球逐步实现引领。

在交流会期间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国际专家咨询组(ICV FEAG)第七次会议上,中汽中心标准院组织我国行业代表,向来自全球政府和行业的专家咨询了驾驶自动化功能标准制定、产品合规及标准实施等议题。

FEAG作为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机制上的创新,成立于2018年,由来自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国际和地区组织、全球汽车制造商、技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专家、学者和官员组成,旨在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咨询建议。从成立至今举办的历次会议,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输入。

作为行业独立、公正、第三方机构,中汽中心标准院凭借专业优势,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走向全球、实现引领发挥了鼎力的支撑作用。

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层面,多年来,中汽中心标准院支持中国牵头并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自动驾驶相关安全法规标准。早在2018年,我国就联合多国共同制定联合国自动驾驶工作框架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自动驾驶与网联工作组(GRVA);2020年,我国提议并建立了有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工作组;2023年9月,牵头发布关于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和ADS车辆的安全要求的建议;自2022年底,我国开始履行自动驾驶系统法规适用性审查任务组(TF FADS)任务组联合主席职责,2023年7月,牵头发布了联合国法规有关自动驾驶的适用性审查分析报告;自2023年起我国开始担任车载通信任务组(TF-VC)副主席职务;自2024年起,又担任自动驾驶系统非正式工作组(ADS IWG)联合主席;此外,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连任自动驾驶与网联工作组(GRVA)2023-2024年度副主席的过程中,中汽中心标准院也发挥了专业支撑作用。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下属各相关领域,我国也牵头制定、修订了多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际标准,并履行召集人责任,组建自动驾驶等相关系统测试工作组,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贡献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其中,在2022年10月,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场景国际标准ISO 34501发布;2023年6月,我国牵头制定的功能安全国际技术报告ISO PAS 9968发布;2023年12月,我国牵头修订的电磁兼容国际标准修订ISO 7637-1发布;自2024年起担任数据通讯分委会测试设备工作组(SC31/WG5)联合召集人;持续履行车辆动力学、底盘部件及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分委会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工作组(SC33、WG9)召集人职责;自2024年起担任电子电气部件及通用系统分委会感知部件工作组(SC32/WG16)召集人。

谈及未来,安铁成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层面,中汽中心将继续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承担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中发挥行业机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同时,依托国际层面汽车产业对话机制与标准化的合作框架,以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中心为战略支点,秉承开放、合作、融入、贡献的原则,以标准走出去,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以标准国际化服务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全球的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