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天津讯)在夏日的热烈阳光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盲之路”社会实践团队在天津河东区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盲道扫雷行动。这不仅是该团队成立12年来持续助盲事业的又一里程碑,也是对国家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号召的积极响应。此次为期五天的行动,不仅深度调研了河东区盲道的现状,还以实际行动解决了多个影响盲人安全出行的隐患,展现了社会各界对盲人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
自2012年成立以来,“光盲之路”团队始终将改善盲人生活环境、提升盲人生活质量作为己任。他们深知,对于视障人士而言,盲道是连接家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其畅通无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出行安全与生活质量。因此,团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盲道扫雷行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清理障碍、宣传倡导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盲道重要性的认识,共同为盲人朋友营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8月12日,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天津河东区,南航大“光盲之路”社会实践团队的小分队已整装待发。在为期五天的行动中,小分队成员们深入河东区的各大街道、商场、公园及居民区,对盲道的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他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河东区在盲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共享单车、私人电动车及电动三轮车等交通工具的随意停放,成为了盲道上的“拦路虎”。这些车辆不仅占据了盲人的行走空间,还因其体积庞大、视线遮挡等原因,增加了盲人碰撞受伤的风险。小分队成员们见状,立即采取行动,通过摆放警示标志、张贴提示语等方式,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共享单车运营商、社区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建立更加严格的车辆停放管理制度,以减少车辆占用盲道的现象。
此外,垃圾堆放、摊位侵占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商家和居民为了图方便,将垃圾、杂物甚至摊位直接摆放在盲道上,导致盲道被严重堵塞。小分队成员们不畏脏乱,亲自动手清理垃圾、移开摊位,恢复盲道的整洁与畅通。他们的行为赢得了过往市民的纷纷点赞和积极响应。
在实践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们还发现了盲道设计不合理、标识不清等深层次问题。他们详细记录了这些问题,并拍摄了现场照片作为证据。随后,他们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反馈了调研结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盲道设计优化、标识系统完善、维护机制建立等多个方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盲道使用中的难题。
此次盲道扫雷行动在天津河东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市民通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途径了解到了这一活动,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盲道保护工作,共同为盲人朋友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温馨的出行环境。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也主动联系“光盲之路”团队,表达了合作意愿和捐赠意向。
更重要的是,此次行动不仅解决了河东区盲道上的具体隐患,还提升了公众对盲道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市民表示,在参与活动或了解相关信息后,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盲道状况,并自觉维护其畅通无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社会形成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风尚。
展望未来,“光盲之路”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和实践助盲新方法、新模式。他们计划将此次行动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关注盲道、关爱盲人的热潮。同时,他们也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张腾岳 郭津超 曹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