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孔雀湖南飞”现象之二:新园区创造大奇迹

2024-06-26 18:01:18   来源:今日热点网

湘潭经开区原有主要产业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医疗器械企业和产业基本为空白,可以说,创建湖南省医疗器产业园是从“0”起步。

省里选择在湘潭改革试点,没有给钱,没有“戴帽”安排项目,只给了一块牌子,一个政策,一套方案。湘潭经开区当时自身地方债务特别严重,也拿不出资金扶持新产业。湖南省医疗器产业园在没有国家投资、没有本地产业基础、没有行政级别和编制、没有现成模式条件下大胆尝试,率先创新;在立园不久便遭受三年全球罕见新冠疫情严重困扰,生产和工作非常艰难的极端情况下,迎难而上,逆势强劲增长;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宏观环境里,产业展现坚强抗压力、旺盛生命力、深不可测巨大潜力。建园以来,年年一个样,五年变大样,创造了三大奇迹:

(一)创造了招商引资奇迹。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成立后,迅即推行了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核制度改革“新政”,全国各地客商闻风而动,纷至沓来。湘潭市经开区创新创业中心,常常嘉宾满座,客商云集,附近的宾馆、酒店,住满了操着各地口音的朋友。

有的老板独自来,还有一些邀约合作伙伴,成群结队,一拨又一拨,络绎不绝。建园四年多以来,累计签订投资协议86个,投资金额41.89亿元,目前已实投33.67亿元,招商引资入园落地企业283个,其中真金白银投产企业160余家。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入园企业中鲜有“湘商”,绝大多数是货真价实“外商”。有人总结出“3个90%”,即90%以上是省外和境外来的客商,90%以上是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资本、私人老板。

截屏2024-06-26 下午2.14.36.png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已形成“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医疗美容、医疗软件”五个细分领域的产业集聚

显然,他们选择来湘潭投资兴业,没有官方动员和组织,不是行政行为,而是市场起根本作用的自主决策。来自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安徽、北京、河北、山东等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他们行动最快,数量最多,湖南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中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新洼地。

特别可喜的是,华芯医疗、西交智造、摩尼特医疗、华熙生物、英姿医疗、未磁科技等一大批国外留学博士、国内著名专家创立的自主科创型企业落户,多项成果是湖南甚至全国首创,潜力巨大。一大批行业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如华熙生物、威高骨科、国药控股、迪安诊断、博晖创新、亚辉龙、埃普特等公司,把湖南作为中西部投资重点,争相抢占市场。

杭州商人杜晓东是园区“第一个吃螃蟹人”,他是参与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策划、筹建过程的民营老板,以敏锐目光发现湖南医械产品审批制度改革,将给市场带来巨大商机,便很快邀约一批资深行业人士,于2019年来到湖南投资创办迅佳科技集团,打造了CDMO(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是一种新型研发生产外包模式)一体化台,建立从专业孵化、研发设计、检验及注册、委托生产、渠道销售的闭环式创新模式。不到一年的时间,该公司生产产值已达8000多万元。自己尝到甜头以后,杜老板又先后推介、引进80多家外地企业落户园区。

深圳市拓川公司是中国最大医疗器械迈瑞公司产品一级代理商,是全球知名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美国史赛克(Stryker)公司的一级代理商,他们与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结缘后仅2天,便从深圳南山飞驰湖南,立即启动了1500万的项目投资,同步开始了器械证注册申报,第二年就研发了高科技产品投放市场,成为湘潭市第一批重点支持“白名单”企业之一。

(二)创造了立园兴业奇迹。形成上中下、产供销、研医患、内外贸全环节产业链,拥有链上企业283家,其中工业制造企业247家,生产服务企业36家,整个园区规划面积5000 亩 ,建成区已达800 亩。工厂分布范围,由初期创新创业园为主体的产业孵化区,延伸扩展至以联东U谷、雨华医械园为主体的产业加速区,以迅佳医械谷、北京联东U谷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以湘潭综保区为依托的国际产业区,目前正在新建紧邻湘潭高铁北站、连接长沙湘江新区、面积达4200亩的产业示范区。

截屏2024-06-26 下午2.14.53.png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园区规划

截至 2023 年,新增规上企业 34 家,高新企业 45 家,专精特新企业 11 家,分别是2020 年的 3.3 倍、2.6 倍、3.6 倍。2023 年集群总产值54.9 亿元,比 2022 年增长 32.3%;实现利润 4.9 亿元,增长11.3%;上交税收 3.8 亿元,增长 30.9%。上述指标增幅,遥遥领先于全省同类园区,高于湖南、全国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产业特色显著,以中高端、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化为主体,集中在医疗装备、医疗耗材、医疗美容、医疗软件、诊断试剂五个领域。大多数工厂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投资不多,规模不大,小巧玲珑,研发投入多,附加值高、利润率高,智能化高,竞争性强,成长性好。

预计2024 年完成集群总产值72亿元,环比增长37.4%。今后五至十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0%,“十五五”期末,有望培育成年产值300亿-500亿新兴产业。

(三)创造了进口替代奇迹。医疗器械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医疗器械产品融合大量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赖欧美日进口。加快现代医疗设备国产化步伐,实现高值医用耗材国产化,让我们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是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们在园区欣喜看到,一批自主可控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基因检测、心血管治疗、放射治疗等,呈现强大的创新发展势头。通过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实现进口替代,成为链上企业集体意识和共同追求,科研人员多、投入多、发明专利多是园区企业“标配”。

园区累计企业申报获批发明专利319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877 个,其中二类证 853 个,三类证 17 个,分别是 2020 年的 16.3 倍、15.8 倍、8.5 倍。几乎每个“小企业”都有一个科研“强团队”引领。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中国中医药科学院骨科主任温建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陆群等一批原创性重大科研项目,在这里落地建设。园区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芙蓉实验室、湘雅附二医院等研发与临床机构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搭建成果研发转化台。

园区企业在内窥镜、超声刀、吻合器三大细分领域,形成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半陀公司研发的BT-RUS-T200高频超声双输出手术系统,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为继美国强生、日本奥林巴斯以后,全球第三家同类超声刀产品制造工厂,为逐步实现进口同类产品替代迈出坚实步伐。

截屏2024-06-26 下午2.15.04.png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周震华是法国巴黎商学院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这位全球一次性医疗内窥镜知名专家,怀着炽热家国情怀,创办了产业园第一家高新产业华芯医疗公司,瞄准全球引领,专注世界一流,在全球布局科研、营销、制造产业链,并购了一家德国百年内窥镜企业——MGB,委托国际大公司奥林巴斯作为华芯医疗在美国总代理商,与波士顿科学、TKB等世界知名公司合作,公司产品进入全球数十个发达国家市场并获得爆发式订单。被多家投资机构看好,完成数亿元Pre-B轮战略融资,成功研发了世界领先的一次性电子支气管内窥镜、一次性膀胱肾盂镜、一次性鼻咽喉内窥镜等项目,并取得欧盟CE注册证、美国FDA注册证、日本PMDA注册证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证书,跃升为国家级高新企业和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湖南思有智库、湘潭市产业融合促进中心

联合调研组

执笔 王龙林

王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