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岭大地的青山绿水间,一支由昆明医科大学学生组成的"姜蜂引路"团队,用脚步丈量乡土,以调研探寻乡村振兴之路。他们深入罗平县的山村田野,在一次次走访中倾听产业脉搏,在实地调研中寻找蜂姜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初入罗平:带着问题走进田野当团队第一次踏上罗平的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姜香和繁忙的采蜜场景。然而,在热闹的表象下,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产业发展的隐忧。带着"蜂姜产业路在何方"的思考,团队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调研。
调研足迹:从田间到车间的深度对话团队走访了罗平县8个乡镇的蜂姜种植基地,与37户农户促膝长谈,深入15家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在田间地头,他们记录下农户种植过程中的困惑;在加工车间,他们详细了解产品开发的瓶颈;在集市商铺,他们观察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每一次走访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份记录都是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调研发现:传统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入调研,团队发现罗平蜂姜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方面,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产业链条短、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升级。特别是在与农户的交流中,他们深刻感受到农民对增收致富的渴望,以及对产业发展的期待。
调研成果:为产业发展开出"良方"基于扎实的调研,团队提出了"科技赋能、品牌引领、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思路。他们建议开发蜂姜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旅融合,拓展产业功能。
调研感悟:青春与乡土的深情对话"调研让我们真正读懂了乡村。"团队成员小张感慨道。在一次次走访中,他们不仅收获了详实的调研数据,更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这支年轻的团队,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智慧服务三农,在调研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校园到乡村,"姜蜂引路"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深入调研是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份来自田野的调研报告,不仅记录着蜂姜产业的发展轨迹,更见证着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坚定步伐。(田吉峰 黄竣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