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他,是在那张鲜艳夺目的大红色光荣簿上——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走近他,是通过那张规整的表格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Top100”名单。巴音贺希格,一个从草原走出来的光学专家,一个为国家复兴埋首穷经、苦心孤诣的探路人。
科研硕果 走向前沿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巴音贺希格,除了少数民族的身份,他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是理学博士。现任国家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光栅理论、光栅设计方法、光栅制作技术及光谱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大型高精度光栅制造专用光电设备研制工作。
近期,巴音贺希格项目组全面完成了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5米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的研制任务,仪器设备各项工作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任务书指标。在项目执行期间,围绕单体大尺寸全息光栅制作的一系列核心物理和技术问题开展前沿探索和技术攻关,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和突破。
专项研制的仪器设备包括一台1.5米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及四台制作全息光栅所需的辅助工艺设备。该项目主要面向高能拍瓦激光输出技术、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及高端光刻机产业等战略高科技领域对大面积全息光栅的迫切需求,研制了1.5米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其目标是具备以步进扫描多线曝光方式制作500mm×1500mm全息光栅的能力。经过7年的攻关,项目组通过解决和突破长程重载工作台超精密定位、曝光干涉场超精密测量及相位锁定等十几项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研制出了拥有制作最大面积650mm×1700mm单体无拼缝全息光栅能力的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与验收,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独立制作米级单体无拼缝全息光栅的能力,打破了由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对高能激光、可控核聚变、高端光刻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推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验收会上,与会领导和项目验收专家组肯定了项目组在大型科研仪器研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示该仪器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巴音贺希格表示,项目的验收是一个新的起点,项目组会继续刻苦钻研、攻坚克难,不断推进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相关领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家国情怀 不负韶华
巴音贺希格研究员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蒙古族科学家。他心系国家需要,勇挑科研重任,先后主持和组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中国科学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等十多项研究课题。其中,财政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系统”,历时8年,攻克了光栅刻划机和光栅“做大、做精”的世界性难题,研制出了世界上综合技术指标先进的大型高精度光栅刻划机,并研制出了400mm×500 mm中阶梯光栅,实现了我国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光栅梦”。该项目成果入选国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成为“大国气象: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展区全国63 项成果之一。
经十几年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他携手核心团队将一个十多人的光栅课题组打造成了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出了一支拥有60多人的专业化人才梯队;研制了举世瞩目的大型光栅制造装备,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研制和开发的光栅产品已遍布全国,部分产品远销国外,拥有光栅用户百余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心出发 荣耀抵达
巴音贺希格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崇尚科学精神,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抓落实不浮躁,倡导团队协作、克难攻坚、勇挑重担和敢为人先的理念,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并逐渐建立起了学科优势。
他重视人才培养,对年轻职工和新引进的优秀毕业生给与全方位的培养,以使他们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胆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及宁静致远的豁达心态;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秉承严师出高徒的古训,高标准,严要求,手把手精心指导,以使他们拥有宽厚的科研基础、执着的科学精神以及博大的健全人格,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具有大局意识,积极营造和衷共济,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以客观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繁忙的工作,率先垂范,务实进取,使科研团队既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又能拥有轻松愉悦、心无杂念的心境迎接每一天的新挑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巴音贺希格的光栅之旅收获了实至名归的成功。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11年“平面全息离子束刻蚀光栅研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15年入选“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5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1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2017年 “大面积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机关键技术”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9年被授予“泉城学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足步深情 初心守望
巴音贺希格研究员于2002年3月,以不惑之年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并立志为中国在光栅技术领域赶超世界领先水平而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从事的工作促进了我国光栅技术的发展,为光谱仪器行业的技术进步及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其本人也成为了我国光栅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而今,他立志再用5年左右时间,将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国际三大光栅研究机构之一,并在光栅制造领域创造几项“世界第一”。
他坚定的目光,时刻追随着最初的梦想;他有力的双手,细心呵护着旗帜的底色;他深情的足迹,娓娓诉说着对路的依恋;他平凡的故事,已被载入新时代的华章。未来,他将与年轻的团队一起继续奋战在光学路上,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