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内形成积极探索红色革命文化的浓厚氛围,将榜样力量与革命信仰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生动实践,诠释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1月1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赤韵寻光宣讲团前往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旧址是历史存在过的证明,是榜样树立过的痕迹。宣讲团的成员来到贵州遵义会议旧址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为后期的宣讲做好准备。
看历史文字,品革命沉浮
身着红色鲜艳宣讲服的四名宣讲成员,迈着平稳的步伐带着平静的内心来到遵义会议旧址。在旧址的面前,团队成员驻足停留,认真阅读,仔细思考。他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年轻的教员,他在文字前踱起了步,一步,两步,三步……他的步伐时而急躁不堪仿佛革命就要自取灭亡,时而若有所思仿佛革命任有一线生机。尹骙嵘表示:“这些文字就像是一块溯源碑,在这方热土上,不屈不饶的革命先烈流了血,朝气蓬勃的当代青年流了汗,大家都付出了心血,献出了年华。”
听历史余音,赞伟人明见
接下来团队成员跟随现场的讲解员,聆听了他对那段历史的讲述。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下,成员们感受到了周恩来的谦虚,博古的自大,李德的傲慢,张闻天的大胆,毛泽东的睿智……此次学习不仅让同学们真实地了解了遵义会议的前因后果,也让同学们纷纷被毛主席的远见所折服。郭明远表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赏历史文物,传革命精神
最有价值的文物,总是残缺,不忍直视。最有力量的精神,总是简单,人尽皆知。宣讲成员有的在仔细阅读那些书信,从难以分辨的字迹中体会团结一致的精神;有的在桌椅板凳前体会语言的博弈与思维的变化,从神态鲜明的情态中体会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的站在三渡赤水战略图中细细打量,从复杂多变的线条中体会独立自主的精神。雷欢力表示,“我们将会把本次学习的所有收获总结成文铭记于心,将其融入到接下来的宣讲中,让红色的种子遍布宣讲的每一块土地中,早日长出报效国家的苍天大树。”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九十周年,宣讲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学生 尹骙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