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子月 王梦齐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文遗青扬团队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2025年1月14日至1月27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文遗青扬团队成员利用寒假返乡契机,在家乡所在地开展了一场以推动文化传承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和宣扬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前期调查。成员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当地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专家,深入了解各类文化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当前保护状况。同时,部分成员精心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及参与情况等信息。这些前期工作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引。
问卷数据显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深入认知仍需提升。超75%的受访者参与过非遗相关活动,22.9%的受访者虽未参与却表示感兴趣,彰显出非遗文化的广泛认可度。在参与非遗活动的受访者中,64.89%参与过非遗演出、表演观赏,表明非遗表演是目前主要的传播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为非遗宣传贡献力量,超半数人表示愿意通过学习传承非遗技艺、参加宣传推广活动等方式参与其中。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各展所长,多管齐下传播非遗文化。成员们走进社区开展宣讲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保护方法,提升居民对非遗的重视程度;精心制作介绍天一阁博物馆的视频,并发布于B站等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珍贵的文化遗址;实地参观多个博物馆和非遗展点,特别是在皮影非遗项目的体验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成员们还亲身体验传统技艺制作过程,在实践中体悟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不易。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每一次宣讲、每一个视频制作、每一场参观学习,都成为成员们心灵触动与精神升华的契机。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文遗青扬团队将持续发力,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