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中国乡村振兴领路人:王艳莹 乡村新风貌 、带头显身手!

2025-01-19 14:38:52   来源:财讯网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民情况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1月16号我们来到了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安子岭乡樊丈子村进行走访和调研。我们以了解乡村变化和关心党员为核心目标,通过走访调研、采访等方式扎根基层,深入了解村民情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樊丈子位于青龙东部的小山村,我们采访到了现任安子岭乡樊丈村党支部书记王艳莹,据她介绍,我们了解到了樊杖子村现下辖六个自然小组,全村333户,总人口947人,耕地面积970余亩,山林面积5480亩,全村党员36人,村民代表31人,两委班子5人,村民多以外出打工和当地板栗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基本情况。

樊杖子村不仅注重对村民的关爱与领导,同样也注重对领导班子的建设。首先,是采取民主的方式和原则,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时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并同时培养新的骨干,并深入实际,知民情, 了民意, 公正办事全心全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起到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在党支部书记王艳莹上任两年以来,村子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民办事实还是基层治理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方面, 我们先从实际情况入手,充分保护耕地和粮食品质的塞选,并深耕板栗品质的优化和田间管理,让更多的农户掌握板栗嫁接和后续的管理。并开展了有序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在民办事实方面,首先是利用好一事一议的工作方式,积极妥善的安排困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还不定期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做卫生,改善伙食。在基层治理方面,坚持把觉建制度落实作为基础前提, 村委全体班子实施分片负责制,5名班子成员人人有任务,并定期组织支部成员开展生活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支部成员会议,学习交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同时,还充分倾听群众的呼声,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在此期间在党支部书记王艳莹的领导下,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已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樊杖子村二组道路没有硬化,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尤其雨天,道路泥泞,上任后,第一件事我们就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申请,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 。

2021年雨季,樊杖子村是河北唯一一条出行路被大水冲毁,村民出行非常危险 ,向上级领导申请后得到及时拨款,及时修复 。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宽 了道路,靠水一侧安装了防护栏。 此外,村里通往主干道的路段也坑坑洼洼 。在向交通局领导申请后,铺就了1300米的油漆路 。 2022、2024年,还修建了长达2300多米的田间作业山路和3390米的村庄硬化 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农作物运输 , 2023年 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还组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娱乐园。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全村各村民组还安装了220盏路灯 ,解决了村民夜晚上出行的不便等问题。

我们还一同走访了两位高龄党员,对他们进行慰问的同时还赠予了学党史书籍,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继续深入向党组织 靠拢,据了解,其中一位75岁的老人党龄达到了52年是村里的老党员,更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标杆和榜样力量。

在以后樊杖子村的建设中,应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搞好村居规划和道路建设,加强对各项经营致富路子的探索,增强示范户带头作用,并积极协调关系,解决好部分贫困户的生活, 特别是解决好病困户、特困户、无经济来源等人员的生活问题。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村的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是当代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所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成绩都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乡村振兴更不是敲锣打鼓迎来的,而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青年者,当树雄心,立壮志,攀峰登顶!我们将以青春力量,青年力量,为樊杖子村带来新的发展,帮助樊杖子村铸就他们的振兴梦!(作者:訾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