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免费面向社会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8705部/件。
按照《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文件、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作为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会上对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的单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孜珠寺藏《四部医经》的古籍资源特点与价值进行了推介与肯定,认为其具有较高的文献学及版本价值。该批数字资源为《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课题的数字化成果之一,是重要的藏医学文献之一,作为清代手抄本文献,是由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孜珠寺及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推荐。《四部医经》是古象雄大藏经中义理最丰富、涉及受众面最广,古籍母本汉译难度极高的部分。此次入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进行数字化分享与传播,不仅充分实现古籍的活化利用更体现了古籍的智慧化,知识化。例如:《四部医经》中记载的药浴法于2018年11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后可以在中华古籍资源库这样的权威渠道随时查阅。象雄古籍中《四部医经》是结合天文历算、精神与物质的全息生命科学,所包含的深厚文化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独特的地理学说及生态资源,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铱潞代表《四部医经》联合发布单位孜珠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对古象雄文化遗产特别是象雄古籍的汉译及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工作,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全面实现象雄古籍的智慧化及知识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孜珠寺作为外象雄中心,千年以来延续不断地传承守护着象雄文明和古籍文献,保留下许多独有的古籍、仪轨和文物等。长期致力于《古象雄大藏经》的古籍搜集、保护、翻译、传承工作。作为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立项《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的联合实施单位,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共同发起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象雄文化专业委员会旨在保护性发掘和传承象雄文化遗产及《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的成果转化实施。通过象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赓续中华文脉,破解藏族在国内、藏学在国外的堪忧现状,彰显中国文化主权及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