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畔,涓水滨,洛口古镇会知音。甲辰年冬月,湘潭县作协与株洲市荷塘区作协文学联谊交流会在易俗河镇一条窄小的青石板老街拉开帷幕。
湘潭县素称“莲乡”。县作协主席团成员热情接待,陪同荷塘区文友穿梭于古镇小巷与祠堂之间,欣赏精美的木雕,感受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驻足古老碑刻处,追溯千年历史风华。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两地文友坚定的思想共识。穿过古镇,大家走进罗亦农生平业绩陈列展馆,一齐瞻仰这位真理路上执著勇士的风采。罗亦农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本次联谊交流活动关注湖湘本土红色资源,实现湘潭县与株洲市文学对接,有效促进区域红色教育资源共享,做好融合文章,构建互学互促新生态,助推两地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
实地参观后,文学联谊交流座谈会在县文联会议室热烈开讲,两地近70名作家诗人及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
县作协党支部书记和执行主席王建军致欢迎词,以 “一家子” 拉近两地文友心,如诗一样的欢迎词,带着四百多名会员的热情,对荷塘区作协的到来真诚相迎。
株洲市荷塘区作协秘书长谭文军和湘潭县作协秘书长齐云贵分别介绍了两地与会人员。随后,大家纷纷分享创作经验体会。
株洲评协主席陈文潭以评论家的视角推介了荷塘区作家代表,言辞精辟睿智。他们或深耕散文诗,热切关注生活,破译生命的密码;或是湖南教师文学佼佼者,小说散文年轻、有冲击力;或从草根角度,敏锐观察,信手拈来写生活;或几经生活蹂躏,仍不断激昂磅礴地创作作品;或创编组诗如西方音乐跌宕起伏,新颖动人。
感慨于此次美好的文学交流氛围,株洲作协郭再福老师热切地参与分享。他表示,此番交流收获颇丰,满腔诗意正在酝酿涌动。他坦言,一位接地气的作家自然要一手抓人间烟火,一手抓诗和远方。
倪锐、黄明、谭文军等老师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表达了对湘潭县作协热情接待的感动与感谢,分享交流各自的创作经验体会:好好生活,充分阅读,坚持写作;书写打动自己、读者感兴趣的作品,但不完全为了取悦别人;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作协温馨自然的氛围宛如家园,作协系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令人钦佩,作协主席团成员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文学创作或许可以关注基层治理;诗歌是战胜自己的秘密武器,文学是获得精神愉悦的元素,既要诗歌也要远方。
年逾古稀的湘潭县作协荣誉主席王念斯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美好祝愿。
荷塘区文联陈路平向湘潭县文联简单介绍了2024年荷塘作协工作,感谢湘潭县文联和作协,希望两地不断加强文化交流。
株洲市荷塘区作协主席田瑛表达了对组织和促成此次文会负责人的感谢,希望区作协能向湘潭县作协学习取经。希望两地用文学的力量共建幸福家园,共创和谐社会。
此次联谊活动的组织联系人刘波表示,此次联谊是欢聚,也是相约;是传播,也是碰撞。希望与在座文友一起勇担责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湘潭县文联党组书记唐术书记感谢荷塘区作协代表莅临莲城,从架构位高倍受鼓舞、奖项设置倍加珍惜、人才辈出倍感欣慰三方面谈感受。倡议与会人员坚持创作,用文学交流带动文化交流,用文学交流推动人才培养,文学交流推动文艺融合。
愿荷塘与莲城,情谊日笃,如双璧辉映。共守文学之阵地,以笔为剑,同筑心灵圣所,纳情感与哲思其中。且盼两地常相往来,携手并肩,为文学之境更上层楼,矢志不渝,砥砺奋进。(黎青松 赵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