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

2024-09-26 18:00:43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在推进粮食安全的新征程中,新质生产力以其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展现出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能力,不仅极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更在保障粮食质量与安全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深入探索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能够有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

在深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进程中,单纯依赖传统生产力增量的方式已显局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2%,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至73%,这些成就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引入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不仅能够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还能推动农业关键技术和急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粮食安全保障。

(一)提高科技创新引领与资源高效利用

新质生产力在粮食生产领域的深入应用,突出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上,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提升粮食生产效能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固基石。通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技术以及智慧农业技术等前沿科技的持续研发与广泛应用,新质生产力正深刻改变着粮食生产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重飞跃。

在科技创新方面,利用基因转移与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能够精准改良作物遗传特性,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且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出,还显著增强了作物对病虫害及恶劣环境条件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了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操作技术,以及蛋白质改造与优化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提供了无限可能。

资源高效利用则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维度。智能灌溉系统与精准施肥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水肥资源的精确管理与高效利用,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物联网传感器的应用,使得农田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关键信息得以实时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智能农业机械的普及,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耕种、收割等环节的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整体效益。

(二)提升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智能化协同

新质生产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深度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智能化管理的理念,引领了一场绿色革命。这一模式不仅强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与高产性,还聚焦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通过智能技术驱动农业生产全过程,如利用物联网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及病虫害情况,配合大数据分析预测作物生长周期与最佳管理措施,农业生产变得更为精准高效。这一过程减少了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保护了农田生态多样性,遏制了水体与土壤污染,有效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同时,智能化管理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通过构建覆盖粮食生产、仓储、物流至销售的全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粮食流通环节的透明化与高效化,降低了损耗,确保了粮食质量与安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作物品种选择、灌溉制度及收获策略,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环境适应性与产出稳定性。此外,智能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植保无人机等,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政策协同

在粮食安全的新时代语境下,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潜力,特别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精细化、品牌化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应用,我们能够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显著提升农业附加值,进而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过程中,政府政策的精准施策与资金扶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具体而言,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政策措施,为农业与新兴业态的融合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特别是针对绿色生产技术和高效农业装备的研发与推广,以科技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农业保险与信贷支持体系,降低农户及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融资成本,激发其创新活力与市场拓展能力。

此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是保障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优化农业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还能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的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在农业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技术集成与推广方面。技术的适配性与兼容性不足,使得新兴农业技术难以与现有生产体系有效结合,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未能显著提升。同时,高昂的技术成本成为制约农户和农业企业应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中小型农业企业因缺乏资产支持,难以通过传统金融途径获得足够的资金。此外,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完善,服务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较低,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普及速度。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覆盖不足,也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水平,不仅需要从技术适配性入手,还需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优化技术推广渠道,才能有效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提升。

(一)强化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特别是在精准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前沿领域,加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促进技术间的集成与协同,提升技术的普适性和兼容性。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降低农户及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成本门槛,特别是设备更新、人员培训及系统运维等方面的支出,以减轻其经济负担。同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高效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二)推动绿色农业技术革新。鼓励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如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节水灌溉系统等,提升绿色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通过政策引导与示范项目,推广绿色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三)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支持体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多个方面,增加农业科技经费占比,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紧跟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与执行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四)注重人才培育与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农业专业人才,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农业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同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其科学素养与经营能力,形成全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

(五)加强基础设施与资源环境建设。加大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与装备水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科学规划自然资源利用,推广节水节肥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六)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价格与供需调节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与公性,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与带动作用。加强粮食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多维度、系统性的策略布局,可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简介:张续(1988-),河南原阳县人,博士,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中国民生时报王先锋

作者:张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