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团结街道今日社区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促进各民族群众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互嵌式”社区,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围绕“三”个一体化,推进民族团结互嵌式社区建设
推进党建引领一体化,打造共居共学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的责任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居民公约,构建各民族共居的社区环境。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剪纸、绘画等学习交流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推进民生服务一体化,构筑共建共享的互嵌式治理格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构建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和美社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出“一核双圈三员四格”工作机制,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打造共建共享的“和美社区”。
推进文化生活一体化,凝聚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精神纽带。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N”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各领域广泛开展系列载体活动,把文化、科技、法律、惠民政策等送到各族居民群众身边。强化思想引领,积极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把牢民族团结风向标,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室内室外”全面覆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助推民族团结与社区治理互融共促
多方联动,基层治理“加”活力。组建各族居民议事会,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协商议事,整合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红石榴志愿队等资源,全面提升各族各界共建共治水平。
网格治理,服务群众“减”距离。通过常态化“巡格入户”、精准化“帮办代办”、设置“电子阅读角”、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等举措,实现服务各族群众情感上的“零隔阂”。
五联共建,整合资源“乘”东风。开展好“1+N”区域化党建、红色物业、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街长制“五联共建”活动,通过“组织联建、事物联商、活动联办、党员联管、服务联动”的“五联”机制,全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接诉即办,根治痛点“除”瓶颈。通过入户走访、各族群众来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将各族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研判,将安全隐患、网络诈骗、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托起各民族共享幸福今日
今日社区围绕“一老”,推出“益耆助餐”“益耆康健”“益耆文娱”“益耆互助”“益耆共享”“帮办代办”6项特色服务,托起各族老年人幸福晚年。围绕“一小”,推出“今朝善育”“今日小微”“今日心晴”“今日慧生活”“今日童阅伴读导读”6大行动,构建起“社区一家庭一学校”三位一体的“红石榴”志愿服务体系,为孩子们的成长护航,撑起各民族未成年人幸福童年。通过“益耆善老”和“今朝善育”两大项目的落地落实,让“夕阳”和“朝阳”在社区相互辉映,共同绘就各族居民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民生幸福新图景。
社区党组织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形式,配套健身设施、打造文化步道、用心用情组织策划主题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下班归来、晚餐之后,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在小区闲庭信步、聊天健身,“同心亭”志愿服务、小广场互助集市等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往返流连。特别是“荧火计划”互助集市大家拿出“看家本领”“得意之作”,特色美食、玩具、生活用品、文创小饰品等,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或换或卖,重在展示交流。“顾客们”穿梭在各个货摊前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小小集市,热闹非凡,深受居民欢迎,纷纷建议继续举办,每月开展。
今日社区不断健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站功能,实现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全覆盖,提升服务促融合,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今日。(王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