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三下乡实践:助力山东农产品出口

2024-08-31 11:46:58   来源: 财讯网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2024年7月21日—8月11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乡’得益彰,‘声’响世界”社会实践服务团聚焦“推动乡村振兴对外传播,助力山东农产品出口销售”这一目标,组建多支小分队分别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耳河村、山东省济宁市赵庄、山东省济南市沙河辛村等地,聚焦当地特色产业,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优势,助力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推动农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为了解花生出口外销状况,学院组建了“香飘海外,好事‘花生’”赴山东临沂莒南社会实践小分队,聚焦莒南花生品质提升、特色品牌建设、外宣平台拓展等方面,共同助力花生打开出口国际的大门。实践服务团先后走访莒南县春阳农机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聚财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参观莒南县金胜集团、开冰粮油等龙头企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农户座谈等形式,了解莒南县花生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并联合经济管理学院张洪瑞老师举办专题培训讲座,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培训、优化种植技术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实践团队将结合莒南花生特色产业把实践中的所听、所见、所感、所悟制作成双语宣传片、双语宣传手册和双语介绍网站,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国际化“莒南花生”品牌建设,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提升莒南花生品牌认知度和知名度。

为拓宽小麦副产品的国际市场,学院组建了“探索特色产业,赋能沙河辛村”赴济南长清区沙河辛村实践小分队。团队邀请农业专家、市场营销专家等为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随后前往沙河辛村开展有关小麦副产品的调研。实践团队参观了面粉加工厂,了解面粉的加工工艺、产品种类、质量控制和市场销售情况。通过采访工人并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面粉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助力产品的出口销售。

为助力盐碱高产西瓜走向世界,学院组建了“碱地生瓜,绿蔓乡韵”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家岛耳河村实践服务团,前往盐碱西瓜产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走访智慧农机合作社和农业产学研基地,实践团队发现,耳河村积极利用水肥一体、离地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成功将盐碱地转变为高产田,实现碱地西瓜产量的提升。为了将耳河村的乡村振兴成果传播得更远,实践服务团充分利用海外新媒体平台,通过拍摄短视频、撰写图文报道等形式,生动展现了该村的蜕变历程和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为助力金丝小枣出口外销,学院组建了“智绘金丝,科技赋能”赴山东乐陵科技小院实践小分队,以专业知识为引领,助力金丝小枣出口世界。团队成员参观了乐陵科技小院以及朱集镇的万亩枣林,并以座谈会的形式与老师及农户交流智能化农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土壤养分检测与精准施肥等相关种植注意事项。实践团队还制作了“智绘金丝,科技赋能”视频宣传片,大幅提升金丝小枣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金丝小枣出口,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助力大豆出口外销,学院组建了“缘起粮油”赴山东济宁兖州区赵庄实践小分队、“田盐秘语”赴山东东营实践小分队调研大豆出口状况,以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大豆出口提供科技力量。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农户,实践团了解到赵庄大豆种植的智能化程度较低,从而以开展农民课堂的形式,向农户讲解现代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土壤改良、种植技术优化、新品种选育等,有效提升了农户的专业技能与种植效率,推动大豆种植可持续性发展。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认真整理调研结果,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以国际视角总结分析了山东不同农产品出口产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专业知识从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宣传、品牌建设等角度对山东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帮扶,赋能当地农产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