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甘露星梦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深入贯彻学思践悟,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于2024年7月24日至8月7日前往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双宝院区)开展为期14天的特殊儿童支教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根脉深埋,躬耕不怠,力求让特殊儿童的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小队每天会在上午、下午两节大课期间,辅助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从手眼协调训练、肢体协调训练、节奏感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多个维度帮助特殊儿童们进行康复。鉴于孩子们的实际能力有所差别,小队决定开展梯度教学,根据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分层设计课程难度,以更好适应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
实践过程中,小队还通过家访、医访等方式多维调查,寻迹真相。为了提升支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团对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儿童家长进行了家访,并生成访谈纪要。其中,两次是院内家访,两次是实地到特殊儿童的住所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小队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每一个家庭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之筹措社会资源,并坚持进行科普服务,不懈怠地为每一个家庭科普政府的相关政策、家庭康复训练的科学知识以及坚持康复训练的必要性等等。家访结束后,小队将家访纪要和医访纪要互为对照,打破医-患“信息差”,利用医患合力提升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效果。小队积极联动江津社区和残联,对残联李主任进行线下采访,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多维度凝聚社会力量,支持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
社会联动,开拓新篇。小队在社会实践期间前后三次组织街头活动,通过“撕标签”“放气球”、街头随访等多种形式,向社会科普特殊儿童相关知识,极大程度上打破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刻板印象。
在为期十四天的特殊儿童支教活动中,实践团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具体情况、痛点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都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努力为孩子们搭建“家庭-医院-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并着重关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为特殊儿童的发展探索一条破局之路。
一样的蓝天下,应当构筑起一样温暖的家。没有相信中的开始,就没有平凡中的可能。北京科技大学甘露星梦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以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理念为指导,致力于用专业的数据分析生成调研报告,呼吁社会对特殊儿童群体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同时,我们呼吁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当逐渐向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拓展,从源头上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治疗。星梦愿意携手所有爱心人士一起,做这条艰辛康复之路上的接力者。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并非事实,而只代表一种视角;我们听到的一切也并非真相,而只是一种意见。当我们真正走进特殊儿童背后世界,感受他们的辛酸苦辣、勇毅执着,我们才体会到,那艰难迈出的一步,背后是何其的艰辛与厚重。这个世界本该包容,本该多样。若每个人都愿意多发一分光,那便不必等待炬火。
愿有更多的人走出狭隘与偏见,牵起特殊儿童的手,带着他们走在阳光下。
愿有更多的人伸手接棒,与星梦一起,伴星前行。(邢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