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南师化科学子不“遗”余力传承红色基因

2024-08-27 10:02:23   来源:今日热点网

泱泱华夏,文化经典,悠悠历史岁月长;非遗匠艺,国之精粹,代代相传气象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为了传承和弘扬家乡悠久的传统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不“遗”余力,打造“1+N”模式共绘“硒”望——知行合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奔赴家乡,足迹遍布江苏、浙江、福建、黑龙江、湖北五省八市,尽自己所能推动非遗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踏家乡,感受乡村振兴“脉搏”

为更好了解乡村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践团成员深入家乡非遗传承点,在乡村振兴中发掘文化传播途径,注入崭新活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发挥创新思维。展开问卷调查,对象覆盖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多年龄段群体,问卷涉及对非遗文化的“体验、认知与传承”多维度内容,把握非遗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传播现状;进行线下走访,团队成员分别前往了八家非遗工作室及展馆,欣赏已展出的非遗作品、聆听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并了解他们为非遗手艺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所做出的努力;学习作品制作,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悟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非遗技艺之精深,团队成员也设计了相关文创,助推非遗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1-问卷

2-参观马口陶研究院

3-参观舟山市文化馆

4-参观重庆剪纸纸艺中

5-参观根雕工作室

6-自己动手制作葫芦烙画

访非遗,探寻乡村振兴“主线”

非遗之韵,文化之魂。剪纸元素融入庭院立面、田间地头,漫山剪红在白墙灰瓦的映射下显得分外美丽,传承人也组织爱心公益活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和人间真情;葫芦烙画融合红色经典,以刻笔回忆红色历史故事,用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人还采用文化进课堂的方式,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非遗技艺的兴趣,艺术源于生活,鼓励用笔画出自己所见,用灵感的碰撞创新新发展方式;苏绣运用多种艺术针法,内容自然而天真,富有意趣,丝线错综的排列和特有的柔美、光泽都让人叹为观止,双面绣的色彩更是体现其技术精湛,在亲身尝试刺绣之后才之其耗时长、蕴含着无穷创作者的心思与深厚的含义;根雕技艺化腐朽为神奇,赋予树根第二次生命,融入思想、情感、信仰等,雕出自然之美,传承人会在空闲时利用自媒体开直播教大家根雕技术,从而将根雕技术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舟山渔民画展现了渔民的生活风貌和工作场景,村民以此开展“文旅融合”的发展新业态,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7-剪纸纸艺中心活动墙

8-学习烙画图案含义

9-参观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10-刺绣艺术馆内作品

11-根雕艺术作品

12-渔民画作品

知原理,赓续非遗技艺“根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和传承人的交流中我们也发现,其实这些非遗技艺和我们的专业化学也息息相关,马口陶器采用当地富含钾、钠、钙及铝硅酸盐的陶土(红黏土)生产;葫芦时间长了以后会氧化,它的颜色就会变深,它们刚开始是白色的,接着变成金黄色,再后来就变成了很深的一种红色,此外刻笔是通过高温使其表皮碳化而形成一道道纹路。非遗具有独特性、脆弱性、活态性、传承性的特征,团队成员通过多学科融合,发掘技艺原理,从而更好地体悟非遗技艺之精深。

13-马口陶器制作

14-陶土

15-葫芦烙画过程

同时非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以非遗带动乡村振兴之时,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于是人民便运用巧思,由陶器上烧制无意间留下的蓝纹、绳纹出发,得到了各种装饰图案花纹的启示。这是人类在色彩、图案方面首次进行的艺术创作,这种非遗也融入了科学性与艺术性,后人类采用一定的艺工技法施艺于织物上,便有了刺绣的诞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一步推演和物质的更新迭代,这些象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手艺逐渐隐于世,当我们再次挖掘其精髓,是否发现人们对于非遗只是窥见一斑?而这正是现代人应该尊敬、发扬和传承的。

以时间打磨器物,用匠心雕刻岁月,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葫芦烙画、苏绣、马口陶器、舟山贝雕等不只是文物,更是“文明的载体”“国家的记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深挖非遗文化、化学专业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用心用情回答好“何以中国”文化题,从历史优秀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更多文化活力。(邓苏云 邓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