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策略分析

2024-08-08 18:11:18   来源:今日热点网

作者:王亚敏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

一、国有企业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的必要

国企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机结合,是维护国企发展稳定,促进国企廉洁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加强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公益事业的代表,要坚决反对腐败,维护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形成一整套防范与惩治腐败的机制,提升监督效能,预防腐败问题的蔓延与滋生,确保国有企业的廉洁经营。纪检监察是发现、纠正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举措。党建工作可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干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把党建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职责衔接,形成有机联系,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策略

(一)树立正确认识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晰职责范围,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国有企业稳健良性发展。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确保企业正确决策、科学发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其次,应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不作为、不担当等现象,要明确工作重点,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建立健全党建与纪检监督结合的机制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纪检监督工作的结合已经不仅仅是工作要求的叠加,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党建与纪检监督结合的机制,需要从制度设计与实施层面入手。制度是引导和规范行为的基石,而在国有企业中,更是法治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结合过程中,应确保党组织的建议和决策在企业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监督管理贯穿日常运营的全过程,形成制约和监督的闭环。这不仅意味着要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领域制定专门的制度,而且要通过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生根,有力执行。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国有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新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模式。党的领导与监督管理不能形式化,要有专门的架构来保障其工作的开展。比如,设立由党委委员和纪委成员共同参与的监督小组,把责任和任务明确到人,确保各项规定和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在流程优化与效能提升方面,有效地结合党建与纪检监督有助于厘清职责、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比如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台,实现党建工作与监督管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这些举措有助于实现对重大决策和关键环节的全程监控,让监督更加透明、规范,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提高纪检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纪检监督工作的结合显得愈发重要。纪检监督工作宛如企业发展的舵手,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得到严格执行,监督作为护航者,保障企业行稳致远。要提高纪检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需打造一套更加精准、高效的监督体系。纪检监督工作需立足于深入洞察企业实际,精准把脉问题所在。将定向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确保监督不打无准备之仗。定向监督针对具体风险点和重点关注领域,比如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和重大决策的合规性。日常监督则像细胞中的免疫系统,对企业运作全方位实时监控,捕捉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信号。有效监督同时需结合精准问题导向与治本预防策略进行。通过建立问题导向的反馈和整改机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点进行精确打击,而从源头预防的角度,则要深化系统建设和流程优化,致力于从根本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空间。在此过程中,结合大数据、AI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监督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国有企业则需要有一套特殊的监督机制加以整治。这不仅包括对于这类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反应,还要深入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深层原因,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并且,需要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程序,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