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对武功山旅游产业现状的了解,深入探究武功山的穹隆地貌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传播环保理念,第十九届江西省大学生绿色营于2024年7月14日至7月23日赴江西省萍乡市,立足于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
一、观自然瑰丽盛景,感造化灵秀万千
在正式步入调研工作前,为了讲好武功山穹隆地貌的特点,传播低碳生活的理念以及更好地感受自然,一九营营员们来到了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登山体验。营员们乘中庵索道到武功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听松景点,踏过武功泉,越过草甸之舟,登上金顶。一路上营员们观岩,认植。观自然瑰丽,感造化万千。
图为营员们与陈露老师在武功山景区入口的合照。王琦摄
图为营员们登武功山途中。王琦摄
图为营员登上武功山金顶。王琦摄
二、访武功管委座谈,鉴生态保护智慧
走进武功山管理委员会,绿色营一行人与管委会方面进行了访谈与交流。相关单位的同志为营员们介绍武功山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旅游品牌建设情况,让营员们对武功山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旅游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营员们与武功山管理委员会开展座谈交流会。王琦摄
在攀登武功山途中,营员们克服内心的胆怯,积极投身于环保问题的调研之中。他们沿途发放问卷,通过细致入微的询问与观察,成功收集了更全面的关于武功山环境保护的资料。围绕“关于旅游业发展对于武功山景区及周边居民区环保的影响”这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武功山地质公园旅游示范效应,共计收集有效问卷三百余份。
图为营员向游客发放问卷。王琦摄
三、溯灵秀地质缘起,护武功绿韵长存
7月23日,营员们走入武功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展科普课堂。为深化游客对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理解,营员们开展了一场科普与文化并重的小课堂。通过生动讲解,剖析了武功山独特地质的形成——穹窿地貌的成因及温泉链的分布规律,同时融合武功山户外文化与历史遗迹,让自然奇观与人文风情相得益彰。营员们还主动邀请游客至休息室,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地质知识与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激发了游客对自然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共同成为武功山美丽画卷的守护者。
图为营员在武功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展科普课堂。王琦摄
四、青春足迹遍乡野,低碳理念驻心间
为了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一九营进社区和村镇,展开低碳环保宣讲,以生动案例揭示环境危机,唤醒低碳生活意识。精心设计的抢答与游戏互动,寓教于乐,让居民在欢笑中掌握低碳实践路径。口号“携手低碳,让天更蓝,水更绿,地球更美丽!”不仅响彻宣讲现场,更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这场宣讲不仅传播了环保知识,更播撒了绿色希望,让绿色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选择,携手社区,共绘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图为营员在麻田镇人民政府开展低碳生活宣讲。王琦摄
纵使崎岖险峻,一九营的足迹在十天中从未退却,回望,已逾千里。营员们将坚守初心,守护武功山的绿意盎然,传承自然与人文之美。在环保与发展的道路上,营员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助力武功山实现更加繁荣与可持续地发展。让绿色成为所有人永恒的追求,让武功山的未来更加美好。(梁昱 巫婕 邹乐彤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