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2025新品牌创新大会圆满召开

2025-11-03 17:29:59   来源:今报在线

2025年10月29日下午,2025新品牌创新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海广海世界龙兴街店珍珠厅举行。本次大会由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文化发展委员会、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联合主办,茅台山西、原力派、振东集团和荞歌碗团提供了部分赞助。大会以“创新驱动,品牌赋能:新时代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为主题,吸引了省内外200多名企业家及各界人士参与。会议包括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两个主要环节,主题演讲环节围绕“新时代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展开,由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院长、振东管理大讲堂创始人、原力派发酵功能饮品创始人宋瑞卿主持;圆桌讨论环节围绕“新营销与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展开,由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齐永智主持。会议中场,振东管理大讲堂与千亿国牌陪跑计划启动了战略合作仪式。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会者深刻理解了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也为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主题演讲

李安平:山西振东大健康集团董事长

——“品牌塑造五定位”的全方位品牌建设思维

首位主讲嘉宾山西振东大健康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先生以其四十余年的创业坚守,系统阐述了“品牌塑造五定位”方法论,分享了振东集团的实践智慧。一是企业形象定位,这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李安平强调,企业形象是“组织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感受和地位”。振东通过全方位统一形象提升认知,LOGO融合朝阳红与太行山紫,寓意“太行山冉冉升起的朝阳”;“振东”之名承载着振兴家乡“东和村”的理想。从建筑风格到员工工装,从车辆标识到数字化号段管理,每个细节都体现着“胸前有国旗,肩上有担当;心中有情怀,身上有品牌”的理念。二是产品定位,需要精准切入用户心智。李安平提出三条路径,领先者代表品类、跟随者占据特性、后来者开创新品类。他强调,产品定位要基于客户痛点,通过数据分析,从需求出发提供解决方案。三是消费者购买者定位,要区分不同角色。李安平对此提出四步定位法,即梳理功能找人群、数据分析找购买者、对比差异、针对决策者制定策略。四是信任状定位。信任状定位通过权威、数据、学术、文化、口碑、实力六大背书构建体系。李安平指出,“品牌信任建立在每件事的积累中,必须脚踏实地”。五是场景定位,重在找到典型使用场景。如王老吉锁定餐饮场景,江小白定位社交场景。李安平指出,精准定位不仅要找对人,更要找对场景,才能实现精准营销。这套完整的“五定位”系统,展现了振东从形象建设到市场落地的全方位品牌思维,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张康:司南战略定位创始人

——把握四大维度,实现品牌心智“注册”

张康女士以快节奏、高密度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她分别拆解了新时代、品牌、创新、底层逻辑的内涵。提出,企业应从“认知优势、行业趋势、竞争形势、企业优势”四大维度出发,明确自身的差异化定位。她强调,产品是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基本单元,因此必须打造能够体现战略定位的“战略大单品”。分析了战略与运营的双子塔,以及运营配称的不同方面。此外,张康女士还介绍了“战略等号理论”,即品牌需要在消费者心智中与一个清晰的概念建立直接关联,例如“王老吉=凉茶”。她呼吁企业家要善于“借时代之势”,将国产替代、民族自信与科技赋能的宏观趋势,转化为企业品牌发展的具体战略举措。

牛立群:嘉世达机器人董事长

——坚守“产品为王”,以差异化创新冲击全球第一

牛立群先生分享了其凭借一款擦窗机器人深耕13年,最终迎来市场爆发的历程。他坚信“产品为王”,认为没有产品这个“1”,后续的营销都是“0”。他选择的路径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颠覆式创新,采用了独特的“双盘刷、双旋转”技术路线,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差异化。在市场策略上,他反对“以少胜多”的侥幸心理,主张在关键战役上“要打就投入足够资源,大力出奇迹”。目前,嘉世达正与分众传媒展开战略合作,明确计划用两年时间将“擦窗机器人”这一品类与嘉世达品牌深度绑定,冲刺全球第一。

方琴:衣邦人董事长

——质价比深耕,定制出海

方琴分享了她在服装定制行业深耕十年的创新实践与全球化探索经验。她强调,衣邦人始终以“质价比”为核心理念,通过直连供应链、数据驱动和智能化生产,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西服、大衣等全品类定制服装。目前,衣邦人已赢得480万精英客户的青睐,并成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供应商。方琴指出,品牌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更需融合数字化与本土化战略。近年来,衣邦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已在香港开设两家直营门店,致力于将中国定制服装的文化与品质推向全球。展望未来,衣邦人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守品质初心,探索更多元的定制场景,持续推动中国服装定制行业的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胡磊:缔壹品牌战略可视化联合创始人

——由心而新,因需而创

胡磊围绕“品牌创新的目的与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胡磊指出,品牌创新的核心在于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赢得消费者的心。他强调,理解消费者是品牌创新的首要任务,必须清晰把握目标客群,并深入洞察其显性与隐性需求。胡磊还提到,新一代消费者已成为品牌的“共创者”,他们追求理性与感性并存,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与社交价值。胡磊的演讲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品牌创新的新思路,更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指明了方向,助力品牌实现由心而新的战略升级。

宋瑞卿: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院长、振东管理大讲堂创始人、原力派发酵功能饮品创始人

——信任打底,发酵未来

宋瑞卿院长指出,“新时代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是构建信任”。他以“原力派”发酵饮品为例,强调信任源于“真”与“善”——“真”依靠科学检测,“善”依靠利他品质。为此,原力派将“成分分析、动物实验、第三方检测”制作成显性二维码,用户一扫即可查看;同时将黄酮、AKG、矿物质等成分以通俗语言表述为“一瓶可以喝的细胞能量饮”。更关键的是,通过AI营销将产品科学语言转化为消费语言:对白领称为“抗疲劳充电宝”,对丽人称为“可喝抗氧化剂”,对运动族称为“恢复伴侣”。宋瑞卿总结道:信任=真+善,胖东来用三十年验证,原力派用数据验证;只有将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显性化,品牌才能穿越周期,成为消费者“敢于托付”的长期选择。

振东管理大讲堂与千亿国牌陪跑计划战略合作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论坛环节,齐永智教授主持了论坛交流,七位嘉宾分别围绕新营销与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看法与做法进行了分享,并进行了相互交流,之后各自给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了一些建议。

贾书平:荞歌碗团董事长

贾书平分享了荞歌碗团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企业先后荣获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并两度获评“中华名小吃”荣誉。作为一家从山西走出来的中小企业,他认为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质和信任。他提到荞歌碗团多年来始终围绕四大核心持续深耕:在原料上,坚守陕西定边——这一世界红花荞麦黄金原产地,从源头锁定高品质与高营养;在工艺上,在传承古法蒸制精髓的基础上,结合食品级包装与锁鲜技术,让传统风味得以更完整地呈现;在品质上,通过自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确保纯荞麦配方口味的正宗与稳定;在口味上,在保留传统老味道的同时,持续研发新口味,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谈到未来,贾书平提到荞歌碗团将继续深挖荞麦的健康价值,持续坚守纯荞麦健康碗团的产品本质,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让柳林碗团,从吕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朱婕华:有米咖啡创始人

朱婕华介绍了新品牌有米咖啡的快速成长路径。该品牌于今年八月首次亮相,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从创意到发布的全过程,凭借三合面咖、小米加步枪等融合山西特色的产品,在文博会上引发关注。有米咖啡不仅聚焦小米与咖啡的产品创新,更以山西地名、历史人物命名产品,并计划十月在北京开设首店,将山西农特产品与咖啡文化推向更广市场。

贾梦琼:李娘子玫瑰护肤品高级合伙人

贾梦琼聚焦细分赛道的品牌定位策略。其品牌依托非遗玫瑰加工工艺,突破传统花店节日经济的局限,通过主理人模式联动三十位主理人与六家优质机构,实现产品从1.0到3.0的迭代升级。同时,品牌挖掘大唐平阳公主等文化典故,传递女性成长的价值主张。她指出,中小美妆品牌应避免陷入低价竞争,而应以品质与情感价值赢得消费者认同。

赵伟:功夫熊猫MCN机构创始人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流量成本高、转化难的困境,赵伟提出应孵化自有流量并注重性价比服务。他表示,内容营销正呈现头部化趋势,中小企业不必苛求品牌完美,可通过打造创始人IP与强化小品类标签来降低用户认知成本。他所在机构今年重点布局山西本土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线上营销支持,并建议企业将创始人IP作为数字资产进行系统培育。

吴杨:紫牛基金投资总监、云九品牌管理创始人

吴杨从投资视角指出,品牌能否打动资本的核心在于盈利能力和信任度。她强调,当下消费者排斥被教育式的沟通,企业应通过精细化内容建立信任,例如针对不同场景设计差异化传播策略。她所在的团队专注于细分领域品牌服务,从股权架构到营销推广实现全链条赋能,认为信任是品牌基石,而细分内容正是传递信任的高效载体。

宋宏: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宋宏直面山西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中认知不足与权威背书缺乏的痛点,提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包括推进ESG体系建设,并与新华社等权威机构合作开展市场地位认证,助力企业通过第三方背书提升可信度。他表示,山西企业不乏认真做事的精神,但迫切需要获得外界认可的信用通行证,协会将持续为此搭建桥梁。

王仂:山西省零售商行业协会会长

王仂从消费趋势演变角度指出,当前消费已从解决有无转向追求好坏,消费者更加理性,注重价值匹配。他提到国家正通过消费补贴与精品消费月等措施激发内需,建议中小企业把握文化自信趋势,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品牌设计,让产品不仅被认可,更被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

齐永智: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论坛最后齐永智教授总结到中小企业品牌之路,路虽长,但行则将至。一方面,他提到对品牌二字的内涵理解,品代表:品质、品类、品德;牌代表:招牌、正牌、金牌。品三个口为众人说,“三品+三牌”要通过客户口碑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品质高、品类清晰、产品有德是发展基础,招牌 LOG0 清晰看得见容易记,成为细分品类正宗代表,最后成为品类金牌第一是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他提到一阴一阳为之道,产品是阳,有形的,具体的,提供硬价值。品牌是阴,无形的,抽象的,提供软价值。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共同构成了客户感知价值的全部。孤阴难生,孤阳难长,商业中二者都要考虑,中小企业初期应更多关注产品价值。此外,他总结了对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品牌赋能”的理解,创新是底色,是破局力,是打破共识,品牌是心智争夺和终极竞争力。创新是本,品牌是魂。大会主题不仅是会议主题,更是未来所有中小企业前进的灯塔,

论坛最后大会赞助商之一茅台山西经销商代表吴彦君在分享中指出,品牌不仅是产品销售,更是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她以茅台为例,强调品牌创新在于活化文化符号,让经典焕发新生。具体实践中,公司通过升级门店体验、运用新媒体传播酿造美学、数字化赋能服务等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吴彦君还回顾了其母亲专注茅台品牌、坚守行业低谷的创业经历,凸显品牌建设需兼具信心与远见。她总结,品牌如美酒,守正是根基,创新是灵魂,唯有在坚守本真中持续创新,方能成就长久价值。该分享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守正出奇”的品牌实践路径。

大会总结

宋瑞卿: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院长

大会最后,宋瑞卿教授做出了精彩总结:

第一,以菊花品格比喻中小企业的韧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持续发展的企业正如菊花那样具备耐寒特质。可借黄巢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以明志,鼓励企业坚守初心,涵养王者气魄。

第二,品牌建设应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产品作为有形的硬实力构成品牌基础,品牌则是无形的软实力体现。中小企业初期需立足产品的实际价值,逐步构建品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二者共同为客户提供完整价值体验。

第三,需厘清创新与品牌的关系。创新意味着打破既有共识、重组资源要素,为企业开辟新的成长路径;品牌则是心智层面的战略,旨在形成稳定的客户认知。可以说,创新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而品牌则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

第四,坚守与创新二者缺一不可。品牌建设既要坚守如品质与信任这样的核心价值,也要通过持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只有将坚守内核与积极创新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王者品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