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全省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老龄化趋势,省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高质效检察履职织密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网。自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涉老年人案件近7000件。其中,8件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事例,以务实举措回应“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的殷切期望,为“苏适养老”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纵横联动,织密司法“保护网”
老年人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苏检察机关坚持上下一体、多方协同,凝聚保护合力。最高检向民政部制发“十一号检察建议”后,省检察院迅速在全省部署“情暖桑榆 检护夕阳红”专项行动,并将相关工作推动列入2025年度省委政法委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形成50余份细化方案,涌现出“检夕和鸣”“宜养天年”“天佑安老”等特色工作品牌,构建起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基层落实的三级联动格局。全国检察机关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座谈会在常州溧阳市召开,江苏经验获最高检推广。
协同共治是关键。检察机关与民政、公安等部门会签多项规范性文件,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全省开展联合检查260余次,排查整改养老机构安全隐患1000余个,推动40余个地区建立从业人员入职背景调查制度,成功过滤115名不符合从业标准人员。
高质效履职,拧紧权益“安全阀”
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司法救助与综合治理结合。 在刑事打击方面,依法从严惩处侵害老年人人身权益犯罪300余件,并对3起情节恶劣的陈年命案报请最高检核准追诉,彰显“虽久必究”的司法担当。同时,重拳整治养老诈骗,起诉相关犯罪180余件。江阴市检察院办理的申某某等人诈骗案,追赃挽损达1.15亿元,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民事行政检察聚焦老年人维权困境,办理支持起诉、生效裁判监督等案件2200余件。南京市六合区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为14名七旬老人成功追讨欠薪;徐州市检察院通过检察监督,帮助一名老人补充认定11年工龄并补发退休金。
公益诉讼检察成为守护老年人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全省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12件,推动适老化改造1407处。连云港检察机关推动的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工作,更上升至全国性专项行动。聚焦“舌尖上的安全”“生命线上的安全”和“钱袋子的安全”,检察机关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养老保险金发放等领域加强监督,切实保障老年人切身利益。
同时,对因案致困的老人,检察机关及时启动司法救助,并协同多部门开展多元综合帮扶,传递司法温暖。
多措并举,筑牢治理“防火墙”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江苏检察机关积极做好“后半篇文章”,助推养老服务治理水平提升。全省针对办案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风险提示函240余份。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在办理养老机构非法集资案后,推动将6家机构的对公账户纳入资金监管;泰州检察机关针对“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难题提出建议,惠及2800余名老人。
数字检察赋能监督提质增效。无锡市检察院研发养老保险监督模型,追回违规发放养老金76.58万元;沭阳县检察院建立尊老金发放监督模型,推动为1100余名老年人发放补贴;溧阳市检察院“颐养智图”平台对22家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实时监管,惠及2.5万名老人。
全省还开展普法宣传300余次,制作多部普法微视频。无锡检察机关创新的“银发反诈联盟”广场舞音乐全网播放量超1200万,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防骗意识。
据悉,下一步江苏省检察机关将继续牢固树立“民生为大”理念,高质效履职检察职能,持续做深做实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以暖心“检察蓝”守护最美“夕阳红”,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供稿:江苏省检察院 图文/李昌桂 刘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