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下午,由浦睿文化与博集天卷联合主办的《王维十五日谈》北京线下首发分享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温情启幕。活动特邀本书作者、青年诗人李让眉,文史类青年作家张向荣作为分享嘉宾,由人文艺术博主、撰稿人曼仔担任主持,众多文学爱好者齐聚现场,围绕王维的诗歌特质、人生轨迹及现代价值展开深度交流,共同解锁这位唐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嘉宾对谈:多维度解构王维的“无我”与独特性

分享会上,李让眉与张向荣从诗歌风格、人生背景、时代语境等多个维度,为现场读者解读王维的“与众不同”。谈及王维诗歌的核心特质,李让眉提出“语言是自身的外溢”这一观点,并通过对比王维与其他唐代诗人,进一步阐释其“无我”境界:“李商隐的诗歌常带‘有我’色彩,情感表达鲜明;李白是极具个性的‘超级个体’,气场扑面而来;杜甫则擅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传递温度,活在关系里。而王维的诗虽美,却难捕捉作者的性情与色彩,这种‘无我’特质,让读王维成为一种独特的挑战。”
关于王维的家族背景,李让眉介绍,王维家族属隋唐“五姓七家”之一的太原王氏分支,虽身处贵族脉络却相对边缘,“家族血脉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底色,这一背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维的人生选择与诗歌心境”。张向荣则从时代变迁视角补充:“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贵族制到平民化的过程,贵族阶层的上下起伏是常态,王维的家世背景,正是唐代社会这一变迁的微观缩影。”

在诗歌翻译与艺术表达层面,主持人曼仔抛出一组鲜明对比,引发嘉宾与现场读者的深度共鸣:“李商隐的诗歌因大量依托文言语言建构,且善用典故,反而较难翻译;而王维的诗被许多翻译家认为‘易译’,核心在于他笔下的内容多为实在的意象与场景,没有复杂的典故堆砌。但‘易译’不代表‘易读’——要真正读懂王维的诗其实并不容易,他的文字需要调动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整体感官,才能触摸到背后的深层意境。” 对此,李让眉深表认同,进一步补充道:“王维的诗歌确实有着强烈的‘感官唤醒力’。他自幼便对音乐有着敏锐感知,能精准判断不同内容的‘音乐诠释方向’,对绘画也有着深刻理解;这种跨艺术领域的感知力,让他的诗天然自带‘画面感’与‘韵律感’。即便翻译时能还原表层意象,但若想完整传递诗中的感官体验与意境,仍需兼顾视觉的构图、听觉的节奏等多重维度,才能让译文贴近原作的韵味。”张向荣则延伸谈到艺术的价值:“对古人而言,接触高质量音乐并非易事,而绘画最初只是一种技巧,它如何发展为一门独立艺术,这一过程值得深入思考,王维的艺术实践恰是其中的重要参照。”
此外,嘉宾还探讨了王维的人生角色与时代选择。李让眉分享,作为家中长子,王维与母亲既是合作关系,也有着深层的情感联结;而王维的交友圈多为小诗人,虽难在事业上为他提供助力,却也让他保持了相对纯粹的创作心境。她还提到,王维少年时期创作的《少年行》《洛阳女儿行》,在当时便已广泛传播,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张向荣则对比了汉唐诗作的情感表达:“汉代诗歌如‘秋雨萧萧愁杀人’‘悲歌可以当泣’,直抒胸臆、情感强烈;而唐朝人写长安、咸阳多提侠客,写洛阳则更偏爱描绘游冶之乐的细腻场景,情感表达更为含蓄委婉,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李让眉还将王维的艺术选择置于时代语境中解读:“千禧年前后,RAP等新兴音乐形式盛行;而在王维时代,胡乐是主流选择。但王维却坚持古琴,试图挣脱时代赋予的固有节奏,以‘坚守正声’的方式,追求更永恒的艺术价值。”张向荣则分享了自己对王维形象的认知:“《大明宫词》中塑造的王维,是我认可的形象——他能享受孤独,与自己相处;眼神明亮,藏着活泼的生命力。读王维的诗会让人感到舒服,他的中年心态尤其值得现代人借鉴,能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
读者互动:在古今对话中找寻情感共鸣

现场互动环节,读者们踊跃分享阅读感悟,与嘉宾展开热烈交流。一位读者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我觉得王维像ISFP小画家,性格内向、注重实感与情感,他的诗歌是对生活的直接呈现,清淡却能营造独特氛围。如今时代发展快,不缺高质量内容,但读古人诗作能找寻到情感上的呼应,这种连接尤为珍贵,《王维十五日谈》也确实给了我很多收获。”另一位读者则表示:“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与亲近感,仿佛能跨越时空,与王维的心境产生共鸣。”

针对“现代人为什么还要读王维”这一核心问题,主持人曼仔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读王维的诗时,我发现自己的许多感受,他早已用文字表达过,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就是读王维的意义所在。”嘉宾与读者的交流,让现场充满古今对话的温情,也让“读王维”的现代价值愈发清晰。
签售收尾:让书籍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活动最后进入图书签售环节,李让眉为到场读者签名,并不时与读者交流阅读心得。拿到签名书的读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不仅深入了解了王维的诗歌与人生,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王维十五日谈》则为大家提供了一扇“走近王维”的新窗口。

此次《王维十五日谈》北京线下首发分享会,不仅是一场图书推广活动,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播。通过嘉宾的专业解读与读者的积极参与,王维的“无我”境界与诗歌魅力被赋予新的时代解读,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在当下社会,阅读古典诗词、感悟古人智慧,仍是获取内心宁静、找寻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