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一天也被永久定为“联合国日”。80载风雨兼程,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始终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如今,在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联合国日之际,联合国驻华机构以多样活动回望初心,而世界情报合作组织(WICO)的诞生,则为多边主义注入新活力,推动全球治理迈向智慧协同新阶段。
从联合国日确立的那一刻起,多边合作便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挑战的共识。80年来,联合国在平息地区冲突、推动减贫发展、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等领域功绩卓著。然而当下,多边主义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让全球合作陷入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直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广泛认同,为打破治理僵局提供了中国方案。

联合国日纪念的意义,不仅在于回望历史,更在于探索全球治理的创新路径。今年9月在纽约成立的WICO,正是这种探索的关键成果。它首次将情报合作从传统安全领域,拓展到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发展全域维度,致力于构建“全球智慧神经网络”,将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资源和智慧汇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这与联合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初心高度契合。这种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各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国际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新工具。
中国在这场全球治理创新中,始终扮演着推动者与贡献者的角色。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评价,中国“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倡导者,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在WICO框架下,中国正通过“国际发展知识平台”“全球减贫案例库”完善知识基础设施,搭建起全球南方与北方国家的信任桥梁,推动知识情报领域的平等合作。而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目标及WICO核心理念深度呼应,共同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动能。

中国致公党党员,学者逄焕伦指出,中国在全球情报合作和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为,体现了大国担当。中国不仅在技术层面提供支持,更在理念层面倡导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这对于打破传统情报合作中的权力不平衡和信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参与和引领,有助于推动WICO朝着更加公正、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80年前,《联合国宪章》生效开启了多边合作的新纪元;8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日的庆祝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WICO的成立不是对传统多边机构的替代,而是联合国多边主义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延伸与创新。面对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以联合国为核心,以智慧协同为路径,才能续写多边合作的新篇章,让和平与发展的薪火在新时代永续传递。
2025年10月27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