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开创晾晒4.0时代!格峰隐藏式晾衣机实现全场景渗透

2025-10-22 17:30:44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从2020年全球首台隐藏式晾衣机在上海发布,到如今产品广泛应用于阳台、卧室、洗衣房、飘窗、服装店、办公室、房车等各大场景空间,格峰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技术开创者到“东方美学+科技”家居科技艺术品牌的跨越。作为隐藏式晾衣机品类发明者及GB/T4706.123-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23部分:电动晾衣机的特殊要求》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格峰以“技术+艺术”双轮驱动持续创新,不仅重新定义晾晒生活,更推动行业从“参数竞争”向“美学竞争”升级,进入“空间隐形化、场景多元化、美学艺术化”的4.0新时代。

技术双突破:全隐藏设计+智能美学,重构空间科技体验

格峰隐藏式晾衣机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功能隐藏”与“智能美学”的双重颠覆性创新。在隐藏设计方面,2017年格峰启动专项研发,团队投入300多万元历经三年攻关,2020年发布全球第一台真隐藏晾衣机,将晾衣机从“阳台占位者”转变为“空间隐形人”。最新第七代产品实现“全隐藏无需检修口”,导槽可视宽度仅5.9cm,主机宽度缩至4.8cm,彻底告别初代产品拆吊顶检修的痛点。

在技术升级维度,格峰深度融合智能科技与东方美学:搭载AI无感智能中枢,可通过学习用户习惯实现自动升降、照明、杀菌的全流程无感操作;配备等离子群健康管理系统,在保障人宠安全的前提下持续除菌,还能通过APP生成除菌报告;更以“图书馆级静音科技”将运行噪音控制在25分贝以下,相当于树叶微动声,极致提升使用体验。

晾晒性能上,格峰单杆即实现1.7米以上超宽晾晒跨度,新一代永磁直流电机动力强劲,搭配49股合一钢丝绳与5层加厚航空铝合金衣杆,承重可达35kg。在嘉兴制造基地质检中心,每台产品需通过二十万次升降疲劳测试,远超国家标准。截至目前,格峰已围绕隐藏式晾衣机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计200余项,同时融入中国美院单增教授的东方美学理念,推出陶瓷质感涂层、宋瓷色系(霁青灰、月影白等)主机,让技术兼具“硬实力”与“艺术感”。

场景全覆盖:从家庭空间到商业领域,解锁“艺术化场景”新可能

凭借“功能隐藏于美学,科技服务于生活”的产品理念——这也是格峰2025品牌升级的核心主张,格峰隐藏式晾衣机进一步实现全场景渗透,并赋予场景更多艺术价值。

家庭场景中,阳台可打通客厅形成通透空间,收起晾衣杆后产品化作3.6cm宽的“光影艺术模块”;卧室与飘窗场景则利用其超窄设计全嵌在窗帘盒中实现衣物就近晾晒;洗衣房场景通过联动设计提升洗衣晾晒一体化效率。同时,还支持AR空间预览工具,用户上传户型图即可直观查看安装效果,解决“买家秀与卖家秀”顾虑。

商业领域应用更显创新活力:服装店主采用1.7米跨度设计展示服饰,产品的陶瓷质感与光影效果提升陈列高级感;办公室安装后既解决员工晾晒需求,又以极简线条融入办公空间美学;房车场景中,轻量化与隐藏式设计完美适配移动空间限制。天猫晾晒白皮书显示,2024年格峰隐藏式晾衣机复购率达32%,“不占空间”“颜值高”“有艺术感”成为用户评价高频词,印证了“科技+艺术”场景应用的市场认可度。

行业新标杆:标准制定者与美学引领者的双重担当

作为电动晾衣机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格峰在行业规范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10月发布的GB/T4706.123-2024国家标准中,格峰将自身研发积累的300多组实测数据纳入论证,推动“隐藏式晾衣机”单独列为品类并明确技术规范,其中“噪音≤55分贝”“升降速度3-6cm/s”等关键参数成为行业准入硬门槛。2025年1月,格峰创始人、隐藏式晾衣机发明人李港获颁“国家标准起草人证书”,企业获“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认证,彰显行业权威认可。

在品牌升级战略指引下,格峰更以“美学引领者”身份推动行业转型:每年将销售额的8%投入研发,不仅聚焦技术突破,更深耕东方现代主义美学,确立“藏显之道,光影相生”的设计哲学。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秘书长徐刚评价:“格峰用开创者的担当制定了行业标尺,更以‘技术+艺术’的双轮驱动,为中国制造从‘功能型’向‘艺术型’升级提供了范本。”近期,格峰将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打造“格峰美学客厅”体验店,融合艺术画廊、科技体验馆功能,用户可直观感受“隐藏式晾衣机变身为空间艺术品”的过程,格峰已成为设计师渠道首选品牌。

左: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秘书长徐刚右:格峰创始人李港

从全球首台到行业标准,从单一阳台到全场景艺术化应用,格峰用四年时间完成晾晒行业的生态重构。正如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创始人、知名艺术家单增教授所言:“最好的创新,是让技术消失在生活里,让美自然生长——这正是格峰‘隐逸哲学,光韵新生’品牌理念的最佳诠释。”未来,这家“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将继续以“更极致隐藏美学、更集成晾晒系统、更多元场景覆盖”为目标,推动晾晒场景的无限可能,引领行业向“家居科技艺术”更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