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陕西法院金融协同治理新闻发布会——助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10-20 18:09:59   来源:新浪网

10月16日上午,省高院与陕西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共同举办“完善金融协同治理 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陕西法院金融审判工作总体情况,发布了协同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事例。省高院副院长巩富文、陕西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向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兴龙、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学玲出席发布会。

巩富文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发展和安全。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强化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实践。当前,陕西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全省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新形势下,完整准确落实中央金融政策、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司法与金融监管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强化监管合力,同频共振,优势互补。

巩富文强调,陕西法院以“六动”工作机制为指引,持续深化金融协同治理。2023年4月,省高院与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协同治理机制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将原有的多元化解机制与风险防控机制整合提升为10项工作机制、30条具体举措。两年来,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推动金融司法与监管高效统一,有效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金融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介绍陕西金融审判情况时,巩富文表示,2024年全省金融审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随着协同治理机制持续发力,2023年全省一审新收金融案件同比下降20.67%,2024年同比再降9.82%。全省法院深化"示范判决+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试点推行"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累计开具证明3194份,为当事人节省大量诉讼成本

在案例事例情况方面,巩富文重点介绍了五方面成效。多元解纷方面,西安市碑林区法院构建“即时受理+前端调解+便捷核销+终局裁判”治理闭环,2024年5月以来成功调解金融案件6505件,调解金额1.64亿元,2025年一季度新收金融案件同比下降87.5%。宝鸡市金台区法院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法官+金融”工作室模式,累计调解案件321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98万余元。西安市未央区创新构建"法院+金调委+金融机构"联动机制,2024年审结涉金融企业纠纷3532件,平均审理时长仅10.89天。风险防控方面,安康中院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涉诉纠纷上升问题发出司法建议,推动专项整治,2024年全市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同比大幅下降。在何某某与某银行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中,法院认定银行错误上传不良征信的侵权责任,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服务创新方面,全省法院坚持依法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在杭州某资产管理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中,对“应收账款转让+票据背书”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给予司法确认;汉中法院通过重整程序帮助陕南医药公司等16家企业重生,化解金融债务9.93亿元,实现“破产不停产,员工不失业”。府院协作方面,各地法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的协同治理格局,汉中中院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企业破产处置协作机制,探索“担保债权留债十年+职工债权债转股”重整方案;安康中院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召开协同化解座谈会,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纠纷化解格局。

巩富文表示,这些典型案例和事例是陕西法院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陕西法院将持续深化金融协同治理机制,重点抓好协同治理机制建设、金融风险全链条防治、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提升、金融司法服务保障能力优化等工作,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发布会上,各部门领导分别就在金融协同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如何通过强化协同治理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各项工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法治日报、中新社、人民网等中省媒体记者参会报道。

答记者问

某某报 xxx:作为中央驻陕金融管理部门,陕西金融监管局在金融协同治理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陕西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向东:感谢您的提问。陕西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联合省高院、省委金融办等部门,持续加强协同机制建设,深化金融监管横向协作、纵向贯通,着力实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配合建立省市县三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健全组织架构、规范业务流程,优化监测预警,做好涉非风险“吹哨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的要求,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扎实开展涉金融字样市场主体清理工作,从源头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联合省高院等部门深入推进非法中介乱象治理、金融领域“黑灰产”打击等专项工作,积极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有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联合建立金融消保监管合作与协调机制,督促辖内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调解处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推动金融纠纷实质化解,上半年辖内纠纷调解量1218件,同比增长95.82%,调解成功837件,同比增长79.61%。指导分局联合地方政法系统创建“一站两室”(金融诉源治理工作站、银行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保险行业纠纷调解工作室)金融纠纷化解模式,以“周期短、成本低、方式柔、保障刚”的多元解纷优势,实现金融纠纷前端化解、源头减量。

三、持续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合力聚焦风险防控化解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共享有关风险情况、金融运行情况;协同构建金融监管全流程、立体式、常态化协同体系,推动金融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与省高院联合印发八条措施,强化执行工作与金融监管协作配合,深化金融机构债委会机制,“一企一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某某报 xxx:省委金融办作为地方金融统筹协调部门,如何通过强化协同治理,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各项工作,为陕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兴龙:感谢您的提问。现代金融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难以有效应对复杂风险、服务高质量发展。机构改革以来,省委金融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大重点任务,主动加强与中央驻陕金融管理部门、省高院等部门(单位)的协作,推动建立信息共享、风险联防、政策协同、执法联动的常态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协同处置筑牢“防风险”底线牵头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协同机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暴露、早预警、早处置。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组织协调各方力量,稳妥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化解,出台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化解若干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省级防非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近两年举办活动6千余场,实现防非县域全覆盖。加快推进重点非法集资存量案件结案销号,坚决遏制增量,省内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涉及人数实现连续5年下降。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协作,在金融债权保护、打击金融犯罪、企业破产重整、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加强政策协调与程序衔接,维护地方金融稳定,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第二,以协同监管夯实“强监管”根基。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确保金融发展正确方向。立足监管职责,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7类地方金融组织实施协同监管、穿透监管,严标准、严监管、严审批,实现地方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完善地方金融组织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加强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高效推进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工作,累计注销和更名88家,取消经营资格34家,实现了地方金融组织行业“减量提质”。建立跨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监管力量,提升地方金融监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第三,以协同服务提升“促发展”效能。围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充分发挥金融要素保障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全省金融系统支持打好“八场硬仗”暨金融业稳增长行动方案》《陕西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实施方案》等文件,出台支持提振消费、支持外贸拓展、发展科技金融等多项金融措施。与财政、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协同,在风险补偿、贴息奖补、担保增信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和企业融资门槛。深入实施金融惠企纾困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常态化产融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提高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近年来全省金融运行平稳,服务保障有力。

下一步,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继续深化协同治理,在风险联防、监管协同、发展联动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更高水平协同治理,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