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文化搭台,品牌唱戏——访广西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曾艳

2025-10-19 17:11:10   来源:华人头条

茶香氤氲中,曾艳熟练地温杯、洗茶、冲泡,一举一动间透着对六堡茶的深情。“一片茶叶,承载的不仅是滋味,更是千年文化。我们要做的,是让文化为产业赋能,让品牌讲述中国故事。”

金秋十月,一个云淡气爽的上午,见到曾艳会长时,她刚刚从外面办完事赶回到办公室。一袭简约的中式着装,言谈举止间既有企业家的干练,又有文化人的温雅。

作为广西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广西寻味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穿梭在文化与产业之间,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文化是根,产业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曾艳端起一杯红浓透亮的六堡茶,道出了她多年来的坚持。

一、从文化人到茶企掌门人:文化与产业的跨界融合

曾艳与六堡茶的结缘,始于一次茶山之行。当时,她已是深圳东方哈佛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广西文化产业协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文化传播事业。

“当我第一次走进梧州六堡镇,看到那些历经沧桑的古茶树,品尝到‘红、浓、陈、醇’的六堡茶,我被深深震撼了。这不仅是茶,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她回忆道。

六堡茶有着1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随“茶船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清嘉庆年间中国24个名茶之一。作为后发酵黑茶,六堡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曾艳看到了六堡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她结合自己在文化策划领域的丰富经验,开始探索一条“以文化提升茶叶品牌价值”的新路径。

“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载体。六堡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载体。”曾艳说。

曾艳带领团队策划了一系列将六堡茶与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包括茶文化讲座、茶器美学展、六堡茶文创产品开发等。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六堡茶的文化附加值,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在曾艳看来,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而品牌是文化的传播载体,二者相辅相成。

二、一本书与一片叶子的故事:文化挖掘提升品牌价值

在曾艳的组织推动下,公司先后策划出版了《寻味六堡》、《中国六堡茶传承人》、《中国六堡茶大全》等著作。这些书籍系统梳理了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和品鉴知识。

“我们出版《寻味六堡》的初衷,就是要深入挖掘、解读六堡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六堡茶。”曾艳说。《寻味六堡》以轻松的笔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六堡茶的历史、收藏、品鉴、民俗等知识,成为畅销茶文化读物。

如《寻味六堡》新书发布与“寻味纪念茶饼”的推出。

在《寻味六堡》新书发布之际,曾艳和团队创意性地推出了“寻味纪念茶饼”。这款茶饼选用一级六堡茶原料精心研制,茶叶条索均匀紧结,叶底黑褐柔润,具有“红浓陈醇”的典型特点。

更为巧妙的是,他们将书籍与茶饼设计成配套产品,消费者既可以阅读六堡茶的文化知识,又能品尝到六堡茶的实际风味。这种“文化+产品”的模式,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很多消费者表示,通过阅读书籍,他们更懂得如何品鉴六堡茶,也更愿意收藏六堡茶。”曾艳说,“这就是文化赋予产品的附加值。”

这一成功案例体现了曾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她指出:“文化搭台,一定是在统一的文化前提下,指导经济唱戏,使经济有序高效运营,并反哺于文化。”

三、茶旅融合:六堡云顶山坪瑶香六堡茶田园综合体的创新实践

曾艳不满足于仅仅在产品层面融入文化元素,她进一步将文化创意与茶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策划了“六堡云顶山坪瑶香六堡茶田园综合体”项目。

“六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离开了苍梧县六堡镇,很难生产出纯正的六堡茶,因为当地空气好、土壤好、水质好,种植有机茶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曾艳说。

在这一认知下,她带领团队在六堡镇打造了一个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如茶文旅融合的瑶族文化体验。

在六堡云顶山坪瑶香六堡茶田园综合体,曾艳和团队深度挖掘了当地瑶族文化与六堡茶的传统关联。他们邀请游客体验从采茶、制茶到泡茶的全过程,并参与瑶族茶道表演和茶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通过‘茶旅融合’模式,让游客不仅买到好的六堡茶,还能体验茶文化,感受茶乡生活,形成完整的消费体验。”曾艳介绍道。

这一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体内的茶文化体验馆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带动了当地茶叶销售和旅游收入双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六堡茶文化的传播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曾艳表示:“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与古老的工艺传承相结合,使得六堡茶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中的时尚饮品。”

四、跨界思维:多元文化赋能茶产业

曾艳的跨界背景让她在六堡茶品牌建设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她拥有广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环艺设计专业和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多元化的学习经历让她能够从多视角看待茶产业发展。

作为广西书法家协会和美协会员,曾艳十分重视六堡茶包装设计中的美学表达。她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系列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茶包装,使六堡茶在众多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

“茶的本质是物质性的,但它同时具有精神属性。我们要通过设计、包装、品牌故事,提升产品的精神价值。”曾艳说。

在品牌传播方面,曾艳运用她在传媒领域的丰富经验(她曾在广西电视台、新华社发表文章近500篇),通过新媒体平台讲述六堡茶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口感与功能,更看重品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曾艳说。六堡茶与文创载体的结合,可以提高其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

五、标准与创新: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广西标准化协会专家库专家,曾艳深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她积极参与六堡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六堡茶市场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原料与工艺、陈化仓储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审评体系。”曾艳指出。这也是广西六堡茶质价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的原因之一,该委员会为六堡茶品质保“价”护航。

与此同时,曾艳也十分重视创新。她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六堡茶新品,如适合现代都市人群的便捷茶包,以及添加红枣、陈皮等成分的调味六堡茶。

“六堡茶加入红枣后,可以抵消掉部分陈味,增强茶汤的适口性。煮饮时可以先注水将少量六堡茶煮5到10分钟再放入红枣,既不夺茶味,又可添枣香。”曾艳分享道。

这种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使六堡茶更加贴近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为古老茶业注入新活力。

六、文化搭台,品牌唱戏:曾艳的品牌哲学

回顾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曾艳用“文化搭台,品牌唱戏”来概括她的品牌建设理念。

“文化搭台,不仅是搭个舞台或平台,而是搭灵魂,要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执行统一的行事标准。”曾艳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定是在统一的文化前提下,指导经济唱戏,使经济有序高效运营,并反哺于文化。”

在曾艳看来,六堡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品牌的根基。而品牌则是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市场认可的重要桥梁。

“六堡茶具有1500年的历史,但随着茶船古道新丝路的再扬帆起航,它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曾艳说。根据相关研究,六堡茶2019年的品牌价值达23.4亿元,比去年增加3.23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1位。

对于未来,曾艳计划继续深耕“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将六堡茶打造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品牌。

“我们将继续推动六堡茶文化的挖掘和传播,通过‘茶船古道’这一文化名片,提升六堡茶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曾艳表示,“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六堡茶与坭兴陶等广西特色文化产业的结合,打造‘一茶一器’系列IP,综合两大产业的优势资源。”

采访结束时,曾艳泡了一壶陈年六堡茶。茶汤红浓明亮,散发着独特的陈香。如同六堡茶一样,曾艳将文化的深度与品牌的活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酿造出一杯醇厚甘甜的时代好茶。

“茶,遇水而活;文化,借产业而传承。”曾艳说,“我们不仅要做好茶,更要讲好中国茶故事,让千年茶韵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活力。”(黄胜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