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战历史展开幕 赓续华南红色血脉

2025-10-15 21:01:41   来源:财讯网

10月15日,由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所旧址纪念馆、香港广州社团会、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联合主办,香港地方志中心协办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战历史展”在农讲所纪念馆正式开幕。据悉,该展览将展至2026年1月15日。

展览在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基本陈列基础上精心提炼而成,共分五大主题板块:“华南抗战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诞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守护文化血脉”“港九大队:香港敌后抗战的坚强柱石”“香港抗战英烈:伟大抗战精神的写照”以及“石涌凹罗家大屋与‘香港抗日一家人’”。通过218件/套珍贵展品,系统呈现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生动讲述了“香港抗日一家人”罗氏家族满门忠烈的感人事迹,深刻彰显了中国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历史担当,清晰勾勒出香港内地同胞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壮丽史诗。

此次合办抗战主题展览,是深化粤港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女高音歌唱家陈筱棠深情演绎的《再会吧!香港》拉开序幕,悠扬的旋律将观众的思绪带回烽火连天的香江往昔。农讲所纪念馆志愿讲解员、2025年广东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志愿组第一名获得者秦畅,则以第六届农讲所学员周初曾使用的“陶灯盏”为线索,串联起一段跨越时空的红色记忆,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革命精神的自觉传承与弘扬。

广州市政协常委香港广州社团会执行主席方俊文,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郝小员代表主办单位分别致辞。他们在致辞中强调,港九大队作为香港沦陷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自始至终坚持抗日的武装力量,为华南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本次联合举办抗战历史展览,既是社会各界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共同担当的体现,也为未来粤港两地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们呼吁以此次展览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动穗港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研究与展览交流等领域的紧密协作,共同梳理与阐释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历史文脉,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国社会科学院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编辑刘蜀永教授现场进行了精彩的“专家导赏”。他特别指出,展览中呈现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旧址所在地”图片是较少公开的历史影像,系首次在广州展出。刘教授还深入讲解了相关历史细节,鼓励讲解队伍进一步挖掘图片背后的史实,使历史叙述更为生动立体,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教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关乎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伟大斗争,中国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华南抗战作为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面对日寇入侵,广东人民奋起反抗,组建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其下属的港九大队在香港沦陷后,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一支成建制、坚持到底的抗日武装力量,铸就了敌后抗战的辉煌业绩。

抗战期间,港九大队如插入敌人心脏的尖,以陆地与海洋为战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有效牵制并干扰了日军的战略部署。展览重点呈现了港九大队参与组织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功营救了包括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精英在内的300多人,连同其他人士共计800余人。着名作家茅盾曾赞誉此举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此外,港九大队还多次营救国际友人与盟军飞行员,并依托东江纵队联络处,在袁庚、黄作梅等人领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情报搜集工作,为盟军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援。港九大队作为香港抗战的中坚力量,为香港的光复立下了赫赫战功。

香港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沙头角罗氏家族罗雨中、罗汝澄、罗欧峰、罗许月等11人先后投身港九大队,活跃于作战、情报、后勤、民运等多个战线,被誉为“香港抗日一家人”。他们的英勇事迹是香港民众深厚家国情怀和炽热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与生动缩影。

本次展览是穗港两地持续进行历史对话的又一重要成果。追溯至2004年,农讲所纪念馆就曾与香港海防博物馆合作举办“烽火英雄——东江纵队与港九独立大队”展览。如今,农讲所纪念馆与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再度携手,通过实物、图片等丰富史料,全面展现港九大队与香港同胞的抗战历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

下一步,农讲所纪念馆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文博机构在历史研究、展览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携手挖掘与阐释大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脉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繁荣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黄磊刚 陈杰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