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祖国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 何多俊 | 2025

2025-10-12 11:16:22   来源:财讯网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6年的风雨兼程,76年的砥砺前行。76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202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6个生日。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绘画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回顾中国美术的发展,如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父亲》《黄河》,雕塑作品《旗帜》《伟业》《追梦》,水粉作品《夜雨潇潇》等。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生动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境界品格,形成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新格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何多俊,1946年生于四川射洪,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本科工艺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四川省美协理事、绵阳市美协主席等职。现任四川省开明画院艺术总监,绵阳市美协名誉主席。

美术作品多次在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其中,“敬爱的元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先后在四川省美术馆、四川博物院及烟台、威海、佛山丶阿联酋迪拜、珠海、澳门、兰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多件作品由四川博物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相关机构收藏。

何多俊李杜诗意画百图展前 言

魏学峰

画家何多俊先生“诗心艺境——李白杜甫诗意百图画展”即将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这是画家艺术生涯的一笔重彩。李白与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豪放,气势恢宏,意境广阔,飘逸俊美,不事雕琢。李白适用风驰电掣,大刀阔斧的手法,梦幻般的语境,构筑起奇伟瑰丽的意境,具有“激兮万世”的文化影响力。画家从诗仙李白的作品中去寻找浪漫主义元素,把诗的意境图像化,所以在视觉形象上别具一格,诗与画相得益彰,诗情与画意情景交融。画家笔下强烈的情感喷发式的流出,有奔腾浩荡之美,同时,始终在自然率真中体现自己真实与质朴的人生。

杜甫的诗,就像昂贵冰冷的镜头,总是如实地记录着社会百态,其独特的诗歌意像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沉郁顿挫”的诗风转变成悲凉的字符,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形同诗人的眼睛和耳朵,而杜诗正是历史的桥梁。杜甫诗意画自南唐周文矩始开河,直至明初始兴,至明代后期方呈现出全面兴盛之势。何多俊的绘画以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杜甫对下层苦难的凝眸,对草根命运的抚摸,塑造了诗人“以时事入诗”的特质和敢于担当的人格。

李杜之诗,皆长于色彩的描绘,在唐代,李白是对色彩使用最多的诗人,杜甫是对色彩使用最深的诗人,画家此展取材于李杜,而丰沛了当代图像作品的文化蕴涵。画家着笔之前,在意象选择,场景布置、构图安排,人物情态上都经过了细致的考量,从而能呈现出清晰的视觉感受,恰当的诗意还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因为李杜诗歌为表现素材,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就具有了一种“李杜文化认同”,这种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正是画家文化与价值的归依。

魏学峰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

研究员

首席专家

杜甫江邨诗意  50x50cm  清江一曲抱村流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0x50cm

杜甫  南邻诗意  50x50cm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杜甫  望岳  50x50cm

杜甫  又呈吴郎诗意  50x50cm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意  180x48cm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80x48cm

江畔寻花六绝句(之二)50x50cm

江畔寻花六绝句(之三)50x50cm

江畔寻花六绝句(之一)50x50cm

进艇  50x50cm  昼引老妻随钓艇,闲闲看稚子浴清江

同谷七歌诗意四条屏全图  31x180cm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