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起源地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工程办公室:以版权赋能为钥,激活河南乃至全国县域文旅产业新动能

2025-10-08 21:40:23   来源:财讯网

2025年8月29日至30日,起源地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赋能工程办公室”)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孙宝林率队赴河南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专题调研之机,深度参与调研全程,以“版权赋能县域文旅”为核心导向,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破局支招。

此次调研紧扣河南“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资源禀赋,赋能工程办公室全程协同调研团队,先后深入河南博物院、郑州市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黄河滩地公园南裹头广场、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郑州窑河南珍宝馆等重点单位,聚焦县域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痛点、成果转化难点,实地考察民间文艺资源开发、非遗技艺版权转化与县域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

在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与郑州窑河南珍宝馆,赋能工程办公室重点关注非遗技艺与县域文旅的结合模式。针对黄河澄泥砚、郑州窑青瓷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办公室团队与传承人深入交流,提出“非遗技艺版权化—版权成果IP化—IP资源县域文旅场景化”的发展路径,建议通过版权登记明确非遗资产归属,依托县域文旅打造“非遗体验+研学旅行”特色项目,推动传统技艺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消费”,为县域文旅注入差异化文化内核。

郑州市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作为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的标杆,其“全链条版权服务”模式为县域文旅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赋能工程办公室在调研中感受到,县域文旅产业需借鉴园区经验,构建“版权登记—普法援助—成果转化”一体化服务体系:一方面依托赋能工程办公室资源,推动县域文旅企业、非遗传承人快速完成版权登记;另一方面联动专业机构建立县域版权普法绿色通道,同时搭建“县域文旅版权资源库”,对接电商、文创企业,实现版权成果的商业化转化,让县域文旅资源“变现”更高效。

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调研座谈会”期间,起源地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工程办公室主任薛学攀结合调研情况,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书记孙宝林、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究员刘德伟、中国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等就如何赋能县域文旅发展及如何切实进行版权保护的方法交换了意见,并提出具体举措:一是推动“版权+县域文旅”试点建设,选取河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域,打造集非遗展示、版权文创、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特色文旅项目;二是开展县域文旅从业者版权培训,提升基层对版权保护的认知,避免文旅产品同质化、侵权问题;三是整合起源地文化资源,为县域文旅项目赋予“重要文化起源地”“中华源字号”等文化标识,增强县域品牌竞争力。

下一步,赋能工程办公室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深化“版权赋能县域文旅”工作:一方面加强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的联动,细化县域文旅版权保护与转化方案;另一方面整合全国版权资源、文旅渠道,为全国县域文旅产业搭建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县域文旅项目落地见效,助力河南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