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诗联贺中秋 八闽领新潮:全国区县级中秋诗词大赛五省联动在榕圆满收官

2025-10-07 22:01:12   来源:中华网

近日,由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奕铭组织牵头,并以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名义,特邀中国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指导,联合无为市诗词协会、贵定县诗词楹联协会等六家跨五省县级诗词楹联组织共同主办,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创作专业委员会承办,诗词云、福建福筑万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服务支持单位的全国性中秋主题诗词楹联大赛,在福州台江圆满收官。这场贯穿中秋的文化盛会,以诗为媒、以联寄情,汇聚两岸多地创作力量,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更凸显了福建青年诗词楹联文化在全国诗词楹联领域的标杆及引领地位。

征稿亮眼:青年力量成传承主力

作为本次大赛的策划者与负责人,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奕铭介绍,赛事自2025年6月26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诗词楹联爱好者的热烈响应。截至9月20日征稿结束,共收到来自两岸四地1155位创作者的2433首(副)作品——覆盖祖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涵盖古诗、词曲、楹联三大类,涉及14家团体单位,参赛规模与作品质量均居近年全国区县级赛事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在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奕铭的主持下,学会的会员培养与输送工作中同样成果斐然,成功为上级直属单位福建省楹联学会发展75名省级会员,为全省楹联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此次输送的新会员中,多数为90后、00后的青年人,他们的加入不仅壮大了福建省楹联学会的队伍,更彰显了台江区诗联文化传承的活力与潜力,为福建诗联文化的普及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家寄语:诗联绘就中秋文化图景

除了亮眼的征稿数据,大赛的学术与文化分量更体现在名家参与上。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奕铭以五省携手全国中秋主题诗联大赛赛事,欣然特别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刘庆霖、褚宝增,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肖闽森、理事林剑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刘杰文等国家一级学会领导嘉宾亲临指导并挥毫创作。

刘庆霖所作《寄语青年诗人》中“须登崖顶一声喊,告诉山河我已来”的豪迈诗句,字里行间满是锐气,彰显了新时代诗词创作的昂扬气象;褚宝增《步周文彰会长〈中秋节邀您共品诗和月〉韵》以“身老非诗老,襟怀披月魂”诠释了诗词文化的传承真谛;肖闽森题写的书法作品《五省携手诗联中秋》笔力苍劲,林剑艇撰写的序言以历史为镜,深深的寄托着对未来闽都文化的殷切希望;刘杰文《菩萨蛮·中秋远寄怀感》传递的家国乡愁,济济一堂共同构成了中秋文化的璀璨图景。

奖项揭晓:基层实践彰显文化活力

经专业评审,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直属诗社花溪大将山诗社、福建省光泽县诗词楹联学会、福州市阳光诗社等14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些单位扎根县域乡村、深耕文化普及,充分展现了诗词楹联文化“深入人民群众、服务普罗大众”的生动实践。

正如大赛主办方所言,此次活动既是台江区的文化盛宴,也是所有承办单位所在区县的精神共享,通过“诗词入县下乡”的群众路线,让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在交流中愈发深厚。

八闽实践:构建文化传承新格局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福建楹联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福建早在1984年便成立了福建省楹联学会,如今全省大部分市县已建成楹联组织,形成了层次完备、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承体系。

从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仅半年的时间,便发展国家级会员31人,其中90后与00后会员占比高达50%的蓬勃态势,到尤溪县中仙镇“党建+诗社”模式培育百余位跨年龄层创作者的基层实践;从赵玉林等名家主编《百年闽诗》《全闽诗录》的学术传承,到台江区“线上微刊+线下活动”的创新传播,福建已构建起“名家引领、青年担当、基层扎根”的楹联发展新格局,为全国同类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书写传统文化创新篇章

面向未来,福建楹联文化发展路径清晰、前景广阔。依托遍布城乡的诗社组织与活动阵地,福建将持续深化“诗词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工程,让传统文化在基层焕发新活力;借助“线上平台+线下赛事”的联动模式,扩大跨区域文化交流,延续“五省联动”的合作成果;通过培育青年创作力量、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推动诗词楹联与文旅融合、与时代同行。

正如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所言,“诗词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福建正以源源不断的文化实践,书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奕铭指出,台江牵头的这场全国性赛事,不仅搭建了基层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彰显了福建在诗词楹联传承中的责任担当。随着更多此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八闽诗韵必将愈发悠扬,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福建力量。

【福建省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台江区诗词楹联学会联合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