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让每家拥有健康光:乐米艺术灯提出居家用光新范式

2025-10-07 18:21:32   来源:财讯网

在居家照明的选择中,人们常用“亮不亮”作判断,但真正困扰人的往往是刺眼、反光与颜色不自然。本文以真实住家体验为线索,梳理乐米艺术灯在产品与用光方法上的实操路径:从超薄材料与光学细节,到把光更好地落在“该亮”的位置。经过七八年的持续打磨与迭代,“少眩光、少刺激、显色自然、易维护”的标准不再停留于概念,而成为可以轻松复现的日常体验。每家拥有健康光,不是把灯装满,而是让光以更合适的方式出现,这也体现了乐米在居家照明中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人文关怀。

产品侧观察:超薄吸顶与材料工艺

在高频使用的吸顶灯上,乐米走极薄化与极简外观路线,机身厚度约 2–3cm,上顶后视觉负担更轻;灯体采用航空铝并做纳米级涂覆/喷涂,兼顾质感、耐用与日常清洁。光源强调接近自然的全光谱取向,支持三色切换与无级调光,阅读、会客、观影等情境均可快速匹配。部分系列配可转向灯头,把面域照明与定向照明结合,既保证工作面的可见度,也保留空间层次与氛围。款式上更精致简约、线条克制,契合年轻群体偏好的现代极简与轻奢风格,做到好看也好用。

从材料到“光区”:把光放在对的位置

乐米把家中的光拆成基础光、功能光、氛围光三层,先确定方向与位置,再讨论亮度与外形:客厅以主灯/吸顶灯打底,在电视墙或沙发背后补柔和侧向光,尽量避免直射反光;餐桌控制吊灯下缘高度(圆桌看直径、长桌选线性更均匀);卧室整体偏暖并保留夜灯模式,起夜不刺眼;书房先补顶面环境光,台灯只负责把桌面“照满”,以减少硬阴影。总体思路:晚间偏暖、学习工作区更中性,显色自然、少眩光、少频闪。归根结底,先把光的方向与层次摆对,家就会在不经意处更清晰、更温柔,让“好看也好用”成为每天可复现的日常。

可变与联动:从三色到多端直达

在控制方式上,除实体遥控与手机端外,乐米支持与天猫精灵、小米等智能家居生态联动,通过场景联动把“亮与不亮、冷与暖、强与弱”变成可记忆的日常按钮:晚餐场景偏暖、观影场景降低直射、清洁场景提升照度。相较单灯参数堆砌,这类“可变与协同”更接近日常使用的效率逻辑。用最少的操作,得到更稳定的体感。

企业发展:从古镇出发到门店破百

自 2018 年在中山古镇起步,乐米先把“灯”这件事做扎实;2019 年重心转向光学研究与智能化;2020 年明确“健康光”研发方向,把实验室的结论带回日常;2021 年进一步打通“灯具外形”与“灯光体验”;2022 年同步升级产品结构与渠道节奏;2023 年国内专卖店突破 100 家,截至 2025 年,国内专卖店达 300 余家。在终端形象上,乐米专卖店强调极简大气且识别鲜明的设计语言,店内动线清晰、产品布局充实,营造出高级却不压迫的观感——被多位业内人士评价为“灯饰门店里颜值很高的一类”。

渠道与服务:协同运营与统一保障

在终端运营上,乐米由区域经理定期到店,围绕陈列动线、产品信息、销售话术做现场梳理,并提供产品图、实景图、讲解视频等基础素材,便于门店按需使用。在传播侧,依托自媒体与电商平台进行日常内容更新,维持品牌露出与到店咨询的稳定节奏。

价格方面,实行同品同价的管理原则,以减少跨渠道价格差带来的决策干扰。售后方面,采取城市联保的方式:门店完成交付后,后续服务由总部统一协调上门,职责边界清晰。此外,产品包装与制造细节、线下物料有统一规范,目的是让用户在交付与使用环节获得一致体验。

结语

让每家拥有健康光,不是把灯装得更多,而是让光在对的时间、用更合适的方式出现:亮处不刺、暗处有意,清晰与温度并存。乐米选择把复杂留给研发,把轻松留给日常——以材料与光学为底,以方向与色温做减法,再用恰当的调光与联动完成最后一厘米的体感校准。等灯亮起的那一刻,人感受到的不是参数,而是被照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