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萌发。面对松山区藜麦产业初期种植技术难、规模化经营难、风险抵御难等多种挑战,支行主动深入调研,多次与松山区政府、农牧局、企业进行对接,共同研判产业发展路径及融资模式。与此同时,自治区分行将该项目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强化政策指导,解决关键难题,在三级行联动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该项目仅用五个工作日便获批耕地流转贷款1.35亿元并实现0.42亿元首笔信贷资金投放,确保春日的田垄间播下丰收的种子。
夏—繁茂。播种后的田间管理是关键期。为了破解旱地藜麦生长的缺水难题,该项目在初步设计时便将喷(滴)灌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用考虑其中,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改善田间灌溉设施,为藜麦集中连片的种植管理奠定夯实基础。同时,支行人员按时深入田间开展存续期管理,跟进信贷资金使用情况,了解藜麦长势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建议,为藜麦生长筑牢金融屏障。
秋—丰收。秋风起,黍麦黄。通过深入走访,种植人员激动地告诉我们:“今年藜麦长势很好,亩产可达270公斤,是近几年的亩产高峰,多亏有农发行信贷资金的及时支持,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将一腔热血洒在土地中。”为了保障后续第一还款来源稳定,支行员工告诉企业要及时回笼销售款,企业人员应声回复:“面对后续的产品销售我们充满信心,深加工后会通过订单制方式直接销往北京、上海等地,不愁销路。”此外,藜麦的丰收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的临时就业岗位,农民笑着说:“土地流转有租金、参与田间管理有薪金,没想到一亩地实现多份收入成为现实了。”几万亩藜麦飘香,收割机隆隆作业,可观的亩产和农民的笑脸无疑是对农发行服务“三农”事业的最好反馈。
冬—蕴育。农发行的专业水平与办贷效率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极大认可,支行将紧抓机遇,对于具备条件的藜麦深加工项目、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延伸藜麦产业链条,推动松山区藜麦产业从“原字号”向“深加工”、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助力当地政府将藜麦做成带动松山区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农发行松山区支行用政策性金融的活水滋养藜麦产业走过播种、成长与收获的全周期。下一步,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肖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