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梁伟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1.1、传播主体更多元
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在这一背景下,新闻生产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新闻机构,而是由受众群体广泛参与,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这一变革推动了更加丰富的传播内容的涌现。
1.2、传播渠道更多样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失去了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人们既可以通过电视等渠道获取新闻,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为新闻传播注入了更多活力。在这个背景下,新闻传播具有更加立体、全面、灵活的特点。
2、融媒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效果探索
2.1、新闻传播效果应引起重视
(一)平台多元与媒介整合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和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以纸质媒体、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逐步与网络、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数字平台紧密结合,构建了多层次的传播系统。这既是跨媒体的信息传递,也是一种技术与数据的融合,提高了信息的覆盖面与传播效率。平台的多样性确保了受众可以通过多种设备与应用获取一致且丰富的新闻资讯,从而显著提高了信息获取的灵活性与便捷性。此外,多平台传播也促使新闻传播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二)受众参与与行为多样化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观众的行为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积极。观众不再被限制在一个平台上,他们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获取新闻,这既增加了他们的信息消费自由,也改变了他们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数字化平台提供的评论、点赞、分享等交互功能,为观众提供了直接参与到新闻交流中的机会。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正从传统的信息接收者向积极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转化,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根据受众的行为习惯,对其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2.2、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须与时俱进
(一)受众反馈法的优势与局限读者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直接获取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程度。这种方法能够提供真实的受众反馈,评估新闻的受欢迎程度和覆盖范围,具有较高的实用参考价值。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因样本的选取、问卷的设计等因素而产生一些偏差。另外,在进行勘测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二)内容结构分析的内涵和不足内容分析是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主题以及信息框架进行系统的定量和定性评估。此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传播趋势,让研究者们更好地理解媒介传播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内容分析方法通常忽略了观众对信息的解释与理解,同时,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这就造成了研究成果的偏颇。(三)效果影响评估的效用与挑战效果分析侧重于新闻对受众的行为与态度所产生的特定影响,适用于对知识、态度甚至行为的评价。然而,该方法对实验参数的精确控制及合适的实验环境要求较高,操作繁琐,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由于实验设计复杂,外界因素难以调控,实验的实施变得更加困难。在融媒背景下,这些传统方法需结合新技术进行提升,以更全面地评估新闻传播的效果。通过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更准确地评估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2.3、评估方法与技术的综合运用
将传统评价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新闻传播效果评价更加全面、深入。社会化媒体是一种能够对用户交互行为进行实时追踪、统计、获取详细的参与数据和反馈的工具。以GoogleAnalytics为代表的跨平台分析工具,可以监测用户在不同的数字化平台上的性能和受众覆盖率,为用户提供实时洞察,弥补了传统研究中的不足。而线上问卷的使用,亦可使用搜集及分析受众满意程度的程序,提高调查的效能。内容审计主要是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检验,而NVivo等内容分析软件则可以对不同题材和不同视角的新闻进行评价。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文本分析中,对重要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与归类,并结合人工进行定性分析,以提高分析性能与深度。同时,通过实时监测手段,实现对媒体内容性能的连续追踪,并结合性能分析手段,对评价指标和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以适应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