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暑假社会实践|老有所伴,数字同行:数字社媒互动赋能老年福祉提升的路径探索

2025-09-28 11:12:45   来源:今报在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必须坚持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数字社媒互动,即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线社区等数字化手段进行网上游戏、刷短视频、直播购物、线上学习,开展社会互动、拓展社交圈、分享生活体验,不断提升认知、丰富生活的一种生活体验。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仿佛成为阻碍代际交流的屏障。为深入了解银发群体在数字社交环境下的生活现状,加强与老年群体之间的交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老有所“数”社会实践队聚焦 “数字社媒互动赋能老年福祉提升的路径探索”,通过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家庭收集一手资料,赋能全社会构建包容、健康的老年数字生态,激活银发经济潜能,为实现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社会治理创新方案。

为保证社会实践有效率地进行,团队同步推进问卷发放与深度访谈,覆盖城市社区、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景,确保数据的多样性与真实性。问卷发放社区微信群、子女朋友圈推送问卷链接,线下则由团队成员在武汉、苏州、南宁、海口等地的社区,向老年人发放纸质问卷,现场指导填写。

在访谈环节中,团队采用以拉家常切入的方式,逐步引导至数字社媒话题,耐心记录其老年群体使用微信视频、抖音等工具的具体体验。,并详细询问子女与社区工作人员“教父母查流量时遇到过哪些麻烦”“老人最常求助的数字问题是什么”,访谈过程均经对象同意后录音,并在24小时内转录为文字,避免信息遗漏。

老有所“数”调研小队:“您在用这些的时候,您觉得最难的是啥?”

受访老人A:“难就难在功能太单一了。微信是能打电话、发消息,但超大的文件根本收不着,收到了也没法好好看,这点挺麻烦的。”

老有所“数”调研小队:“您跟子女视频通话多不多呀?会不会觉得跟家人关系更亲了?”

受访老人B:“聊得倒挺多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学,靠微信视频能好好唠唠生活上的事儿,又方便又省钱,比以前只能发电报强太多了,家里的温馨劲儿都出来了,跟孩子确实更亲了。”

老有所“数”调研小队:“您觉得现在这些软件、设备对咱们老年人友好吗?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得改改,比如字体大小啥的?”

受访老人C:“字体还好,基本都能调大。但也有不方便的,比如想搜点知识内容,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想挑有用的、整理好太难了。还有些工具,像记事儿的软件、给图片分组的功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复杂了,根本学不会。我现在也就用用手机听听书、看看短视频。”

完成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收集后,团队多次召开线上会议,聚焦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通过定量建模与定性归纳,逐步梳理数字社媒互动的影响机制。为保证社会调研结论的可靠性,团队运用统计软件对261份问卷进行处理,逐份梳理访谈文字资料,按“老年人使用困难”“子女支持障碍”“社区服务现状”等主题分类归纳。三位成员的相似观点合并分析,对矛盾观点(如部分老人认为数字社交 “充实生活”,部分认为 “仅为功能性工具”)则单独标注,结合其年龄、健康状况探究差异原因。

最后,团队召开总结会议,梳理调研日志,结合定量数据与定性案例进行交叉验证,反思调研中的不足。经多轮讨论,团队明确数字社媒互动对于老年人身心福祉的提升效应,分析各种路径,并据此初步形成调研结论,为后续撰写报告与提出优化方案奠定基础。

当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浪潮交汇,让每一位老年人平等共享数字红利、安享幸福晚年,既是时代赋予的命题,也是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这场实践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次调研本身,既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国家战略的青春回应,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民生愿景的细微践行,更是对“科技向善”理念的生动诠释。

未来,我们愿持续关注老年数字生态建设,以青年视角为笔、以实践成果为墨,继续为构建包容温暖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数字化时代中,老有所伴、数字同行,共享时代发展的温度与红利,为实现健康中国、激活银发经济注入持久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