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刚到基层的选调生,我首先接手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但是当我拿起鼠标,指尖落在键盘上时,心里却沉甸甸的。面对晦涩难懂的政策条文和流程琐碎的系统操作,我像坐在考场一样忐忑不安地坐在电脑前,每一个群众的来访都让我像面对考官一样手足无措。从断缴、补缴的不同情形到“缴十五年和二十年领的钱差多少”,我都得步步询问前辈,支支吾吾半天。后来,在每天的工作中,我渐渐摸到一些门道:要想把这些活儿干好,答好这份“民生考卷”,得先摸准群众的脾性,并且跟着“较真”。
每个群众都有“急性子”。他们的急从来不是“催着要结果”的焦躁,是“盼着事落地”的恳切,他们反复问“缴费到账没”,是怕养老的指望悬着;追着问“补缴手续齐不齐”,是怕后半辈子的依靠漏了缝。我从一开始尴尬地解释系统需要时间走流程,到盯着屏幕刷新一下午,最后发现我也变成了“急性子”,因为我希望有比他们更往前一步的行动力,于是盯着系统查进度,向前辈学习提前把缺的材料列成清单,少让他们跑第二趟。这“急”不是跟着慌,是把他们的“盼”揣在心里,比他们先一步把事托实。
我还发现群众喜欢钻“牛角尖”。这种钻不是拧着较劲的固执,其实是“怕吃亏、求明白”。他们拿着智能手机的截图反复纠结到底认证是否成功,是把养老钱当命根子攥着;盯着邻村的待遇明细比“为啥差两块”,是怕政策到自己这儿走了样。所以我们也要跟着钻“牛角尖”,要有一查到底的较真劲。他们记不清的账,我们要留底,需要的时候把明细摆出来;他们弄不懂的差头,我们追政策原文里的计算公式、问上级部门,要把道理讲清楚。这“钻”不是对着干,是把他们的“实”扛在肩上。他们弄不懂的政策差头,记不清的缴费台账,我们要帮他们捋清楚讲明白。
更让我犯怵的是群众的认“死理”。但那不是“守着老规矩”的刻板,而是为了“信政策、求踏实”。他们非要见了章签了字才肯走,是觉得“摸得着的才靠谱”;认定“缴得多就得领得多”,拿着不同缴费标准问了又问,是把政策当“过日子的准星”。所以我们更要“认死理”,老人不会手机刷脸认证,就做好上门帮办服务;他们要纸质凭证,咱就多打一张递过去;他们信“缴多领多”的理,我们就拿着待遇测算表一笔笔算,让他们看见“每一分都没白缴”。这“认”不是僵着来,是把他们的“信”揣进心里,用“说到做到”的公信力,让他们信得过养老政策,比他们更坚定地守住“政策不打折扣”的底。
说到底,群众的这些“性子”,都是把“养老”当天大的事在护着。我们跟着“急”,是急着接住他们对缴费到账、待遇落地的期盼;跟着“钻”,是钻着理清他们对政策差异、账目明细的疑惑;跟着“认”,是认着守住他们对政策公平、晚年踏实的信任。要让他们知道:你们在乎的,我们比你们更在乎;你们攥着的指望,我们比你们攥得更紧。如今,在前辈耐心的指导和带领下,我逐渐能顺利地在系统上核待遇、办补缴,为群众解决问题,办理业务。当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露出轻松的笑脸,我突然明白,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数字不是我的考题,而是家家户户都紧紧攥着的晚年生活的底气。基层社保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真诚盼着望着的眼睛。
邯郸市永年区刘汉乡政府 王宇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