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空天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行,共绘新质生产力星辰大海

2025-09-26 16:30:28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聚焦空天领域的大背景下,9月20日,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空天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爱达魔都・产融号”成功举办,此论坛由产融社、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以“空天经济・新质领航——从战略布局到产业落地的新质生产力实践”为主题,汇聚空天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投资界人士,深度剖析空天经济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路径。

高瞻远瞩:擘画空天经济国家战略蓝图

论坛在趣味科技主编彭承文的热情开场中拉开帷幕。他指出,空天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领域。“从国家战略布局到商业航天蓬勃兴起,空天产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共同探寻空天经济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解码空天经济战略与实践

傅敏:《国家战略与全球协同:中国空天经济的新质未来》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傅敏率先带来《国家战略与全球协同:中国空天经济的新质未来》主题演讲。他强调,空天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空天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产业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正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同时,空天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球协同,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整合全球资源,共同推动空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作出更大贡献。”

傅敏进一步阐述,新质生产力为空天经济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先进材料等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的赋能下,空天飞行器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太空探索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空天产业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从卫星通信、导航定位到太空旅游、资源开发,空天经济的新质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单勃:《从九三阅兵看空天科技的创新实践与产业转化》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勃以《从九三阅兵看空天科技的创新实践与产业转化》为题展开分享。他结合九三阅兵中展示的空天装备,详细介绍了我国空天科技的创新成果。“阅兵式上的空天装备,不仅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更是我国空天科技自主创新的结晶。这些装备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我国在空天领域长期技术积累的成果。”

单勃着重探讨了空天科技的产业转化路径。“空天科技的创新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或阅兵场,更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生产力。他另辟蹊径,以历次阅兵中展示的尖端空天装备为切入点,生动剖析了其中蕴含的技术突破及其巨大的民用转化潜力。他指出,阅兵场上展现的先进材料、精密制造、通信导航、遥感探测等技术,正加速“军转民”步伐,催生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等万亿级市场。他的演讲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大国重器的背后,是能够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创新动能。

跨界碰撞的务实路径

论坛最核心的圆桌对话环节由红衫资本个人有限合伙人、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云研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利凯博士主持。他指出:“空天经济不仅是技术的竞赛,更是商业逻辑与产业生态的重构。资本的作用在于精准识别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交汇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他以其独特的投资经验,引导一场跨越“产学研用金”的深度思想碰撞。对话嘉宾阵容凸显了空天经济的广泛关联性:

张志华:传统制造企业的空天产业机遇

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河北商会荣誉会长、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表示,传统制造企业在空天产业发展中同样大有可为。“空天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端装备制造,这为我们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机遇。我们可以发挥在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生产经验,积极参与空天装备的零部件生产、总装测试等环节,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为空天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他以企业为例,介绍了在参与空天相关装备制造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空天产业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

吴维海:空天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首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吴维海探讨了空天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融合。“空天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自身的事,还能带动城市的发展。比如,建设航天产业园,可以吸引空天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卫星数据的应用,也能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交通、环保、应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空天经济的因素,为其发展预留空间,实现空天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韩宇:商业航天的创新与挑战

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宇聚焦商业航天领域。“商业航天是空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公司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研发与应用,在低空经济领域不断创新。而商业航天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卫星通信与无人机的结合,能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作业范围。但同时,商业航天也面临着技术、成本、政策等诸多挑战,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朱定局:空天科技的前沿探索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科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Texas Stat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朱定局院士则从科技前沿角度,展望空天经济的未来。“空天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将推动空天科技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探索。比如,在太空资源开发、星际航行等方面,都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撑。我们科研工作者要持续开展前沿研究,为空天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嘉宾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维度探讨了空天经济产业落地的关键问题,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

凝聚共识:发布空天经济新质生产力倡议

论坛尾声迎来了又一重要时刻。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由傅敏、单勃、朱定局、张志华、韩宇、吴维海、吴玉鸣、刘勇、熊珍妮9位嘉宾共同发布《空天经济新质生产力倡议》。该倡议凝聚了本次论坛的核心共识,呼吁社会各界:

1、强化战略引领,将空天经济置于空地协同发展更突出的位置。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3、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资金保障。

5、拓展商业化应用场景,鼓励民营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放中提升中国空天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这一倡议的发布,标志着本次论坛从思想交流迈向行动协同,为后续各方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迈向星辰大海的共赢未来

本次空天经济创新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汇聚与观点的交锋,更是一次方向的锚定与力量的凝聚。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空天经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产业革命。通过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的同频共振,空天经济这片“新蓝海”必将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最具代表性的实践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空天动力”,共同奔赴合作共赢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