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毕节市分行传来喜讯——该行贷款规模首次突破450亿元大关,达到454.97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农发行毕节市分行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为助力毕节“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擎旗奋进 党建领航聚合力
该行党委始终将党建统领贯穿业务发展全过程,坚持党建强行,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寻破题方法、谋新发展路径,以"三个强化"推动党业深度融合。一是强化政银深度融合,今年以来与市、县两级政府开展专题座谈30余次,分支行上下“一盘棋”,组建金融服务专班,主动上门高频对接党政部门、企业客户,打通政策传导,深化互联互访;二是强化基层调研机制,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金沙、威宁等重点县域开展"一县一策"调研,及时协调解决融资办贷难点堵点问题,谋划工作措施;三是强化先锋攻坚力量,组建青年党员先锋队,凝聚党团共建合力,推行驻县客户经理制度,定期到企业开展集约办公、平行办贷,为政企客户提供"融资+融智+融情"一站式“如影随形”服务,实现贷款投放同比增速达34.35%。
▲该行积极与地方党政开展工作座谈
蓄势赋能 项目储备强根基
该行以贯彻落实省分行“重大项目营销”专项行动任务为重要抓手,锚定毕节市“聚焦‘六个三’抓项目、扩增量”战略目标,抢抓机遇、深度挖潜,今年以来攻坚审批重大项目17个、金额超30亿元,跑出业务“加速度”。聚焦新型城镇化和促销费“三项重要支撑”,获批1.3亿元贷款支持大方县农业综合配套设施提质改造,;聚焦民生事业“三大核心保障”,获批贷款超8亿元用于支持县域污水处理提质改造、集中供热项目,改善民生福祉;聚焦生态保护和“两山”转化,创新推出煤矸石分质利用与填沟造地科技应用示范项目,向百里杜鹃管理区贷款支持1.25亿元,助力生态修复;聚焦新型工业化“三大产业集群”,获批2.4亿元支持金沙能储基地建设、黔西光伏绿电新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列为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在全市全面铺开工作,深度参与地方方案制定,推动大方、纳雍等地6个项目成功向省资源厅申报入库,达成明确合作意向项目20个。通过"专班推进+清单管理",目前该行储备项目库总规模已突破70亿元,为后续发展持续充蓄动能。
奋楫笃行 深耕主业担使命
毕节市分行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支农全局,深耕“三农”主战场,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统筹政策化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今年以来累放粮油贷款1.41亿元,支持收购粮油超5万吨;累放0.6亿元支持毕节、金沙粮食仓储建设,为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更加坚实硬件基础。坚持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累放超15亿元帮扶贷款,覆盖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厂房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惠及搬迁群众逾55万人次,推动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投放11.73亿元贷款用于支持黔西水务一体化、纳雍新老城区补短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聚焦县域产业振兴,创新"特色产业园区贷"模式,向纳雍肉牛养殖、织金竹荪等6个县域优势产业投放贷款5.76亿元,"兴业强县富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持续强化。
精准施策 筑牢防线稳大盘
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该行牢固树立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总体思路,多措并举推动风险防化。细化升级“一揽子风险化解方案”,“一县一策”“因企施策”抓好重点客户风险预防和化解,充分合理运用好化债政策,有力支持地方缓释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同业协调,动态监测风险信号,择机推动贷款上迁。近三年来,该行关注类贷款大幅下降、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为零,实现“服务增质”与“资产优良”双目标,连续两年在市人行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
站在450亿元的新起点,农发行毕节市分行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积极践行政策性金融使命,在乌蒙大地上持续播撒“金融活水”,为推动毕节加快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新篇章贡献更大农发行力量。
(毕节市分行 艾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