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乡村教育的“启明星”——记隆回县明德小学教师阳生星

2025-09-11 14:12:27   来源:太阳信息网

清晨六点半的隆回县六都寨镇,山雾像一层薄纱裹着错落的农房,田埂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明德小学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清瘦的身影踩着石板路往里走——34岁的阳生星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手里攥着两盒薄荷糖,指尖还夹着张写满字迹的便签纸。“今天要给小雅补昨天落下的除法,还要提醒浩浩带水壶。”她对着便签纸小声念叨,脚步轻快地走向教室,这个提前半小时到岗的习惯,从她21岁站上讲台那天起,就没断过。

2012年师范毕业时,县城重点小学的录用通知摆在阳生星面前,她却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她小时候和乡村老师的合影,照片里的老师正蹲在田埂上,教她认作业本上的字。“我就是在泥地里长大的,知道这些娃多盼着有人带他们看外面的世界。”她背着简单的行李,辗转两个小时山路,来到了当时还没有围墙的乡村小学。第一天上课,看着孩子们坐在吱呀作响的木凳上,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她在教案本扉页郑重写下:“站上讲台不难,要让每个孩子眼里有光,才是真本事。”

乡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数学基础薄弱,不少孩子提起“加减乘除”就犯怵。阳生星没少费心思:春天,她带着孩子们到田埂上数麦苗,用“3株一行、5行一垄”教乘法;秋天,她把玉米、花生装进布袋,让孩子们通过分粮食理解除法;就连课间休息,她也会在黑板上画“数学迷宫”,谁先算出答案,就能获得一张手写的“星星卡”。为了帮基础差的孩子补课,她的办公室总亮着最晚的灯,桌上堆着一沓沓写满批注的作业本——“这里的步骤可以再简化”“这个思路很棒,继续加油”,红色的字迹里满是耐心。这些年,“隆回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最美乡村教师”“数学骨干教师”的奖状贴满了办公室的墙,可她最宝贝的,是学生小宇送的那幅歪歪扭扭的水彩画:画里,她站在讲台上,身后是一片闪着光的星星,画纸下方歪歪扭扭写着“阳老师,你就是我的星星”。

在孩子们心里,阳老师不只是教知识的老师,更是能遮风挡雨的“超人”。去年冬天,学生小雅上课突然发烧,脸烧得通红。阳生星二话不说,背着小雅就往镇卫生院跑,山路崎岖,她的运动鞋陷进泥里好几次,汗水浸湿了后背的衣服,却始终把小雅护得稳稳的。等输完液把小雅送回家,她才发现自己的脚踝肿了一大块。有次家访,她得知学生浩浩因为家里困难,打算退学帮奶奶喂猪,当晚就去镇上的超市买了米和油送过去,还悄悄把学费塞进浩浩的书包,嘴上却说:“这是学校给勤奋孩子的补助,你只要好好读书,就是对学校最好的报答。”谁要是有心事不愿说,她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操场边,陪着孩子看晚霞,从天上的云朵聊到课本里的故事,直到孩子愿意把心里的委屈、烦恼一股脑讲出来。“阳老师的办公室,比家里还暖和。”这是孩子们常跟家长念叨的话——那里总有热乎的白开水,有藏在抽屉里的饼干,还有她温柔的笑容。

13年过去了,山路上的野草枯了又青,教室里的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阳生星的帆布包磨破了三个,教案本写满了十几本,原本光滑的手指,因为常年批改作业、制作教具,添了不少细小的茧子。有人问她,守在山里不觉得辛苦吗?她总是笑着指向教室的方向:“你看,每次上课铃响,孩子们跑向教室的样子,眼里都闪着光,这就是我坚持的理由。”

如今,阳生星教过的学生里,有人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有人回到乡村当起了支教老师,还有人会在假期回来看她,给她讲外面的世界。而她依旧每天清晨站在教室门口,攥着薄荷糖,等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来——就像一颗稳稳挂在山村夜空的启明星,不耀眼,却始终用自己的光,照亮孩子们从田埂走向更远世界的路。(文/谭俊峰)

责编/谭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