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至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大学赴兰州青城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甘肃省榆中县青城古镇,开展以“历史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测绘、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青城古镇旅游开发现状,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为这座“黄河千年古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建大青年智慧。
图1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管委会对谈
随后,实践团开启了对古镇空间肌理的深度走访。团队成员细致观察高氏祠堂、青城书院、城隍庙、罗家大院、二龙山戏楼等标志性建筑,记录其砖木雕刻的精湛工艺以及空间格局的演变,在实地勘察中深化对古镇历史文脉与现实发展诉求的理解。
图2:实践团成员在青城古镇街巷进行记录
翌日,实践团重点聚焦于古建筑中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在高氏祠堂,正厅“耕读传家”匾额下,历经三百年的《高氏家训》木雕屏风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守祠老人深情讲述了先祖以家训治家、清廉为官的故事,强调“祠堂的每根梁木都刻着规矩”。城隍庙的“公正廉明”匾额、罗家大院的“商道酬信”砖雕……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先民对伦理道德、勤勉务实、诚实守信的坚守。团队发现,这些精神符号正通过古镇开展的研学项目重新焕发活力,吸引众多团队前来开展实践教学。
图3:实践团成员在高氏祠堂调研院落格局
图4:实践团成员在青城书院碑林前调研
为把握传统文化在当下的认知与传承情况,实践团广泛访谈居民及游客。一位经营茶馆二十年的店主表示,古镇真正需延续的是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店内老物件上的使用痕迹正是居民珍视传统的体现;调研游客得出相比建筑形态,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为人之道更具吸引力。这些反馈显示出文化深度体验已成为古镇旅游的重要价值所在。
图5:实践团成员与当地茶馆经营者进行交流
通过两天的深入调研,实践团不仅系统梳理了古镇珍贵的建筑遗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敏锐捕捉到其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守护像青城这样的文化瑰宝,既需要严谨的专业技术支撑其“形”的存续,更需要创新的活化理念滋养其“魂”的传承。实践团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让千年古韵在黄河之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图6 实践团部分成员在青城古镇合影
供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编辑: 赵帅 闫乙墨 马嘉炜
摄影:赵帅 刘仁超 吕福恒 指导老师: 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