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以下简称“投洽会”),副省长杨兴平率四川代表团参加。本届四川馆以“智汇川流·航领新程”为主题,携航天领域、智能制造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2家领军企业(其中招商引资企业10家)、38件硬核展品精彩亮相,向全球投资者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四川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劲动能与广阔前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决信心。
四川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将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重点打造。《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2025年航天领域营收上半年增幅超15%;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聚集300余家企业,年产值突破150亿元,带动就业超2万人。本次展出的国星宇航的遥感卫星,沃飞长空的低空载人航空器,成飞歼-20、腾盾双尾蝎无人机、星河动力的谷神星系列运载火箭等核心展品,不仅是四川“空天地一体化”产业生态加速构建的硕果,亦是"双核引领、多地协同"的生动体现:成都都市圈重点发展火箭、卫星、终端设备等研发制造和卫星应用;凉山州重点发展火箭卫星总装总测及商业发射;绵阳市重点发展火箭、发动机制造及卫星应用等;南充市重点发展航天防务装备生产制造;自贡市、泸州市重点发展航天材料及火工品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遂宁市、内江市重点发展卫星管控、卫星数据测控和信息数据处理应用。
产业赋能,创新驱动。四川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依托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和省内政策深化实施,川企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持续突破。2025年上半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本次参展的东方数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的KZ78-AUS型石砟漏斗车、潜行创新的水下机器人、中铁二院的便携式DBF相控阵地基雷达系统等代表展品,凸显了四川智能制造产业依托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和“智造”水平的显著提升,有力夯实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与韧性。
本届四川馆参展企业带来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涵盖从空天信息到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2025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3%,是四川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直接体现,同时向全球市场传递了四川经济动能强劲的信号,为寻求在新兴产业领域布局的全球投资者提供广阔合作空间与巨大发展机遇。
从无人机翱翔天际到机器人精准作业,从商业航天突破到智能工厂升级,四川以产业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四川省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创新的生态、更加优越的环境,诚邀全球伙伴共享中国西部广阔腹地的战略新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携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制造集群,共谱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合作的时代新篇章。
在闽期间,副省长杨兴平出席2025川台优势产业合作对接会。经济合作局局长吴晓曦、副局长余辉、驻厦门办事处陪同参会。
馆闻要点
国星宇航带来的星游座舱,以“VR+卫星数据”为核心,通过加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真实轨道数据、太空环境模拟系统,让体验者沉浸式感受“从地球到近地轨道”的星空遨游过程。
成飞带来的歼-20模型,精准还原真机气动布局,隐身涂层纹理。
沃飞长空带来的AE200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可适配城市通勤、低空旅游、应急救援三大核心场景。
腾盾带来的双尾蝎无人机模型,双尾蝎(以双尾蝎A为例)最大航程6000公里、载荷能力1.2吨,具备“侦察+货运+应急”多任务能力。
星河动力带来的谷神星运载火箭模型,精准还原火箭箭体结构,重点展示一子级回收着陆腿、二子级发动机喷管等核心部件。
中科川信带来的GNSS地表位移监测终端,该终端融合北斗、GPS 多系统定位技术,监测精度达毫米级,可实时采集山体、桥梁、水库等目标的位移数据,并通过卫星链路传输至省级地质灾害预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