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张淑芬:以砚为媒的文化坚守与创新

2025-09-09 15:36:38   来源:看点时报


当非遗传承遇上乡村振兴战略,张淑芬用三十六年时间交出了一份独特的实践方案。作为易水砚技艺的守护者与革新者,她的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节点——从推动国家级非遗认证到摘取“中华老字号”殊荣,从制定行业国标到建设砚文化博览城,始终将企业发展嵌入国家文化复兴与老区振兴的政策坐标系中。这种深植大政方针的自觉,让一方石砚超越了工艺品的范畴,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

在机械复制时代延续手作温度,需要破壁的勇气。张淑芬敏锐捕捉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断层,开创性提出“非遗”转型路径:燕下都瓦当砚的创新设计斩获文创金奖,砚台元素化身丝巾、印章走进日常生活;与院校、国际机构开展跨界合作,让古老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焕新;更以中华砚文化博览城为枢纽,构建集研学、展览、产销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这些探索跳出了传统工艺品的窠臼,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文化企业的价值刻度,从来不仅限于商业版图。在尉都乡等村落,砚台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抓手;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非遗课堂,使文化传承化作公共福祉;从扶贫助学到大灾捐赠,企业的社会担当始终在线。张淑芬用行动证明了传统文化产业可以兼具经济价值与民生温度。

评论员陈利军认为:“张淑芬的探索提供了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紧扣国家文化政策,将非遗保护转化为企业实践;创新产品形态,通过文创与跨界让传统技艺融入当代;联动乡村发展,使文化产业切实惠及民生。三者协同,为传统工艺的现代传承树立了可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