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猱欲度愁攀援,’我们的攻坚之路比蜀道更难。”9月初的一天,我们来到咸丰县李子溪村利咸高速四标项目部采访,项目副经理董吉勇一声感叹惊四座。
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的、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利咸高速公路土建第四合同段,在路桥隧主体工程施工生产一马当先,成为施工进度的标杆。
站在马家井隧道进口,望着这条提前半年在全线率先打通的特长隧道,董吉勇感慨万千:利咸高速四标段从一开始就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项目部在隧道进出口修建了总长11.46公里的施工便道,才有了最初的“生命线”。更艰难的是,隧道入口位于40米高的悬崖之上,下方河流湍急,人员和设备几乎无法进场。“猴子也爬不上去。”
项目部果断决策,开挖引水洞改变河流走向,再填筑近20万立方米土石,硬生生将河谷填平至洞口高度,相当于造出三个足球场大小的施工平台。过程中,工人们甚至要随身携带抗蛇毒血清,以防不测。
地质条件同样严峻:四五级围岩占比100%,稳定性极差,掘进中极易变形,加上暴雨、强降雨频发,突水、塌方风险无处不在。工程专家反复优化方案,坚持“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设立智慧监控中心,实行人脸识别与人员定位,多次开展应急演练,最终实现隧道安全“零事故”贯通。
6月21日,横跨V型峡谷的两洞桥大桥顺利合龙。峡谷高差近百米,主墩立于峭壁之巅,施工难度极大。项目部抽调各方精锐,大型设备拆解运输、混凝土配比日夜试验、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力与位移……合龙误差被严格控制在一公分以内。
安全总监熊辉说:“安全生产是红线,更是底线。”项目部建立全员安全体系,专职安全员最多达16人,实行管理人员与工人同步作息,现场安装360度摄像头,推行“安全积分奖励制”,每年向工人家属寄送感谢信。
绝壁通隧,深谷架桥。利咸四标建设者以智慧和勇气,在崇山峻岭中凿出通途,写下新时代的“蜀道传奇”。(兰明轩 吴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