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岳麓文化馆与武汉大学“心弦计划”团队围绕“愈见・湘江”艺术疗愈品牌建设展开深度协同,通过前期专题研讨敲定合作细节,将于8月29日至9月7日启动系列主题活动。此次校地联动以“艺术+心理”跨界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与全民心理健康赋能,标志着全国首个艺术疗愈城市样本建设正式落地,开启校地共建文化惠民新路径。
作为合作核心学术与实践支撑方,武汉大学“心弦计划”团队以“跨界融合”为核心竞争力,依托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艺术学院、附属中南医院三大专业平台,集结艺术、心理、医学、计算机多学科人才,构建“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在实践领域,团队已形成多场景服务矩阵:为武汉市南湖小学、天门墩中学等常态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助力区域教育均衡;每周进驻特殊儿童机构,以绘画、音乐律动开展关爱活动;联合中南医院主攻“音乐神经干预机制”研究,结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哈佛医学院相关成果推进音乐疗愈精准化。截至目前,团队累计获得专利软著30余项,相关项目获多次立项支持及10余次国家级媒体报道,专业能力与社会价值获广泛认可。
7月13日,岳麓文化馆馆长谭婷专程赴武汉大学,与“心弦计划”团队及指导老师围绕“愈见・湘江”品牌建设开展专题研讨。谭婷指出,湘江新区市民对“文化体验+心理疏导”存在双重需求,岳麓文化馆希望联合湘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联盟与高校力量,以“音乐+”多元艺术形式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路径,最终建成全国首个艺术疗愈城市样本。针对这一需求,“心弦计划”团队队长朱颜玉、陈冬梅系统分享了实践案例、神经科学疗愈技术及“1+N”艺术疗愈空间设计思路,为品牌建设提供可落地参考,双方同步敲定活动设计、志愿者培育及长效合作机制等核心内容。
据悉,“愈见・湘江”系列活动将构建“1+N”疗愈矩阵,包含6场精品主题活动、2场艺术疗愈音乐会及4大艺术疗愈空间活动:“星空下的童画”假面晚会通过绘画与互动表演释放儿童情绪;“小小向日葵”音乐疗愈助力少儿培养健康心态;“她的应许之地”聚焦女性心理需求搭建情绪释放平台;“森林奇愈”则结合自然场景引导儿童舒缓压力。活动覆盖多群体,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确保艺术疗愈服务触达更多市民。
此次校地协作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生动实践——武大“心弦计划”注入科学内核,岳麓文化馆依托公共平台实现服务落地,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不仅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更探索出“高校专业力量+地方文化机构”共建公共服务的新路径。未来,随着“愈见・湘江”品牌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培育可持续服务模式,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湘江经验”。(文:徐屹彤 朱颜玉 陈冬梅)